行业规划
安徽"十三五"工业信息化领域专项规划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17-02-17 09:16:17 浏览:1855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十三五”时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省实现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攻坚期。记者2月15日从安徽省经信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为加快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省经信委组织开展了安徽省“十三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行业规划及专题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正式发布的专项规划有10个,各专项规划的基本框架包括了“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三五”形势分析、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等
“十三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含汽车)实现销售收入2万亿元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5400亿元,年均增长9.5%。
任务:《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要坚持发展高端装备与改造提升传统装备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两化融合与强化基础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跨越相结合。
《规划》提出四大发展重点: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包括智能装备、航空装备、燃气轮机、智能电网和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和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工程机械和农机装备;加快优势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电工电器行业、重型矿山机械行业、石化通用机械行业、铸造行业;大力突破关键基础零部件;引导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
“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整车产销规模达到200万辆,力争220万辆,年均增长1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力争翻一番,达到4500亿元和1100亿元,利润同步增长。
任务:《规划》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坚持以汽车节能升级为发展方向,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来提升综合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的发展定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定位是掌握关键技术,力争处于全国前列。
《规划》从重点产品、重点技术、重点市场和重点项目四个方面规划了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到2020年,形成以节能汽车为主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先导,先进汽车零部件与汽车装备、优质汽车服务为两翼,国内外两个市场协同发展的安徽汽车产业新体系。
“十三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产值总量实现翻番,力争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力争15%的增速;继续提升在全国同行业中的规模排位,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发展区迈进。
任务:“十三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围绕“支撑、引领、赶超、强基”四大定位进行。一是构建“屏—芯—终端”主导产业新生态系统。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计划,打造“屏—芯—终端”协同创新、综合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新生态系统,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培强育优做大“专精特新”领域。聚力太阳能光伏、发光二极管(LED)、军民结合、公共安全等我省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创新发展“互联网+”新应用电子。着力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信息消费等高速成长应用空间的融合应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加快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慧家居、健康医疗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发展。四是增强产业基础发展环节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关键配套环节突破,大力促进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产业基础领域发展,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及优势特色领域的本地化配套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年增长率25%以上,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年增长率20%以上。
任务:《规划》提出了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以合肥为核心,沿江城市带为依托,突出皖南,振兴皖北,合理布局产业基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省将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产业规模;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推进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合肥“中国软件名城”创建,推动重大项目引进和产业聚集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中国声谷”,突出产业特色。打造“中国声谷”,把智能语音产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示范区域;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积极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产业,创新和发展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培育一批新的增长亮点;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服务转型。培育和扶持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服务业,引导企业不断拓展现代信息服务的产品和范围。
“十三五”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3200家,食品实现工业增加值1350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亿元,年均增速7.5%以上;实现利润额年均增速7-8%,力争利润总额达320亿元。形成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具有较强生产力的食品产业体系。
任务:《规划》提出了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三品”战略、延长食品产业链条、加速推进两化融合、建立低温冷链体系等7大主要任务。《规划》突出了坚持走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为支撑,着力推进食品产业向安全健康、营养方便、休闲养生和功能保健等方向发展;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开发定制化、便捷化、功能化、品质化、多元化的新产品,构造节约、理性、绿色、健康消费的新模式。
“十三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
任务:《规划》提出8大主要任务,分别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实施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徽药”品牌塑造工程,实施智能生产工程,实施绿色发展工程,实施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规划》提出根据我省医药产业领域的特点,以推进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医药和医疗器械四业并重为发展方向,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品群和产业链。
“十三五”工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建立支撑工业发展的较为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保持第一方阵,争取位次再向前提升,在中部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
任务:《规划》强调了“五个突出”,突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突出质量品牌建设和突出产品创新供给。重点抓好“七个提升”。一是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二是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四是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五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六是实施重点创新计划,提升产品结构层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提高我省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七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
“十三五”技术改造规划
目标: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左右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十三五”期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力争完成工业投资7万亿元左右,完成技改投资4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达10%以上。
任务:《规划》提出围绕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强化重大技术装备保障、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有效供给、推进绿色发展等五大领域,重点实施三大任务,即一是坚持“三改”(改革、改组、改造),激发企业活力。二是推动“三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促进高端转化。三是促进“三升”(产品升级、企业升级、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
任务:《规划》拟定5大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工业节能。加快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信息化能力建设。强化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工作。推进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二是促进清洁生产。加快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高风险污染物削减。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推广适用的先进技术。三是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升级再生资源产业。大力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四是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推进环保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五是创建绿色制造体系。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规划》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共计152项,投资总额约为270亿元,建设期限至2020年,项目建成后累计可实现年节能量100万吨标煤。
“十三五”无线电管理规划
目标:到2020年,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频谱台站管理和电波秩序维护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无线电频谱的资源要素驱动作用逐步显现。服务能效显著提升,军民融合更加深入,具有安徽特色的无线电管理工作体系基本确立。
任务:《规划》提出6大主要任务,分别是法治建设、频谱资源管理、台站管理、技术管理、服务保障和技术设施建设。《规划》谋划了5大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专项建设工程,28个项目,建设总预算63240万元,主要包括监测网优化专项工程,检测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数据中心建设专项工程,信息网络改造专项工程和安全保障支撑专项工程等。
“十三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含汽车)实现销售收入2万亿元左右;实现工业增加值5400亿元,年均增长9.5%。
任务:《规划》提出了产业发展要坚持发展高端装备与改造提升传统装备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坚持两化融合与强化基础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跨越相结合。
《规划》提出四大发展重点: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包括智能装备、航空装备、燃气轮机、智能电网和新能源装备、轨道交通和海洋工程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工程机械和农机装备;加快优势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电工电器行业、重型矿山机械行业、石化通用机械行业、铸造行业;大力突破关键基础零部件;引导发展装备制造服务业。
“十三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整车产销规模达到200万辆,力争220万辆,年均增长1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力争翻一番,达到4500亿元和1100亿元,利润同步增长。
任务:《规划》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坚持以汽车节能升级为发展方向,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来提升综合竞争力;新能源汽车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的发展定位;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定位是掌握关键技术,力争处于全国前列。
《规划》从重点产品、重点技术、重点市场和重点项目四个方面规划了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相关行业的未来发展,到2020年,形成以节能汽车为主体、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先导,先进汽车零部件与汽车装备、优质汽车服务为两翼,国内外两个市场协同发展的安徽汽车产业新体系。
“十三五”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产值总量实现翻番,力争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力争15%的增速;继续提升在全国同行业中的规模排位,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发展区迈进。
任务:“十三五”期间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围绕“支撑、引领、赶超、强基”四大定位进行。一是构建“屏—芯—终端”主导产业新生态系统。实施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计划,打造“屏—芯—终端”协同创新、综合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新生态系统,建设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培强育优做大“专精特新”领域。聚力太阳能光伏、发光二极管(LED)、军民结合、公共安全等我省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创新发展“互联网+”新应用电子。着力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信息消费等高速成长应用空间的融合应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加快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慧家居、健康医疗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发展。四是增强产业基础发展环节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关键配套环节突破,大力促进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产业基础领域发展,不断提升主导产业及优势特色领域的本地化配套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年增长率25%以上,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年增长率20%以上。
任务:《规划》提出了未来产业的发展布局,以合肥为核心,沿江城市带为依托,突出皖南,振兴皖北,合理布局产业基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产业格局。
我省将培育市场主体,壮大产业规模;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推进产业集聚。加快推进合肥“中国软件名城”创建,推动重大项目引进和产业聚集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中国声谷”,突出产业特色。打造“中国声谷”,把智能语音产业培育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示范区域;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积极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产业,创新和发展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培育一批新的增长亮点;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服务转型。培育和扶持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服务业,引导企业不断拓展现代信息服务的产品和范围。
“十三五”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3200家,食品实现工业增加值1350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0亿元,年均增速7.5%以上;实现利润额年均增速7-8%,力争利润总额达320亿元。形成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具有较强生产力的食品产业体系。
任务:《规划》提出了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三品”战略、延长食品产业链条、加速推进两化融合、建立低温冷链体系等7大主要任务。《规划》突出了坚持走绿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为支撑,着力推进食品产业向安全健康、营养方便、休闲养生和功能保健等方向发展;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大力开发定制化、便捷化、功能化、品质化、多元化的新产品,构造节约、理性、绿色、健康消费的新模式。
“十三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医药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
任务:《规划》提出8大主要任务,分别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实施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实施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徽药”品牌塑造工程,实施智能生产工程,实施绿色发展工程,实施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等。《规划》提出根据我省医药产业领域的特点,以推进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医药和医疗器械四业并重为发展方向,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品群和产业链。
“十三五”工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建立支撑工业发展的较为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保持第一方阵,争取位次再向前提升,在中部继续保持领先水平。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
任务:《规划》强调了“五个突出”,突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突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突出质量品牌建设和突出产品创新供给。重点抓好“七个提升”。一是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二是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创新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四是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五是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六是实施重点创新计划,提升产品结构层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提高我省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七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
“十三五”技术改造规划
目标: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左右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十三五”期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力争完成工业投资7万亿元左右,完成技改投资4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达10%以上。
任务:《规划》提出围绕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强化重大技术装备保障、推进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提高有效供给、推进绿色发展等五大领域,重点实施三大任务,即一是坚持“三改”(改革、改组、改造),激发企业活力。二是推动“三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促进高端转化。三是促进“三升”(产品升级、企业升级、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
“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目标: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2000亿元。
任务:《规划》拟定5大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工业节能。加快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加强节能信息化能力建设。强化工业企业节能管理工作。推进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二是促进清洁生产。加快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高风险污染物削减。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开发推广适用的先进技术。三是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升级再生资源产业。大力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四是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推进环保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培育节能环保服务业。五是创建绿色制造体系。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规划》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共计152项,投资总额约为270亿元,建设期限至2020年,项目建成后累计可实现年节能量100万吨标煤。
“十三五”无线电管理规划
目标:到2020年,全省无线电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频谱台站管理和电波秩序维护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无线电频谱的资源要素驱动作用逐步显现。服务能效显著提升,军民融合更加深入,具有安徽特色的无线电管理工作体系基本确立。
任务:《规划》提出6大主要任务,分别是法治建设、频谱资源管理、台站管理、技术管理、服务保障和技术设施建设。《规划》谋划了5大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专项建设工程,28个项目,建设总预算63240万元,主要包括监测网优化专项工程,检测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数据中心建设专项工程,信息网络改造专项工程和安全保障支撑专项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