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控股集团:忆峥嵘岁月 砥砺前行创世界一流
发布时间:2020-10-27 11:03:03 浏览:996
信息来源:中安在线
2020年是百年变局叠加全球疫情的一年,也是奇瑞控股集团成立十周年之际。在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刻,奇瑞集团凭借技术创新,乘风破浪,攻坚克难,逆势增长,再创新高,为奇瑞集团化发展的十周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首峥嵘岁月,从“0”开始,1997年起步于汽车制造的奇瑞控股集团诞生了,在经历了1997-2010年汽车主业快速发展、围绕汽车价值链布局相关产业的“集团孕育期”之后,以2010年10月奇瑞控股的成立为标志,正式拉开“集团化发展”的序幕。奇瑞控股集团坚持创新发展,锚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的目标,一路成长为拥有七大产业布局、营收超过千亿的集团公司。截至目前,集团的汽车核心业务累计实现整车销售875万辆,出口突破165万辆,连续17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集团年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
“三个矢志不渝”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诞生之初就确立的远大理想,是20多年来初心不改、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奇瑞恪守“三个矢志不渝”:矢志不渝地走自主创新道路,矢志不渝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产业报国奋斗,逐渐探索出一条自主品牌如何从打破外资垄断争得立足之地,再到参与全球竞争迈向世界一流的特色之路。
23年的“淬火”历练,奇瑞先是学习借鉴丰田、大众的成功经验,通过集团化发展的形式整合资源,发展与汽车制造业相关的周边产业,再通过产业协作发展,实现技术、人才、供应链等资源的互补和共享,逐步提升自己整体竞争力的路子。从解決“有沒有”过渡到解決“优不优”,奇瑞走出了一条从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为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树立了标杆。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表示,“23年的技术创新历程里,奇瑞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7%用于自主研发,目前累计申请专利19191件,累计授权专利1239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92件,居全国汽车企业前列”。
奇瑞的技术创新就像‘挖井’一样越挖越深,不断在传统核心技术基础上融合设计、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了‘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研发布局,拥有了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奇瑞先后两次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2020年是奇瑞“走出去”开启海外出口的第20年。在20年的国际化道路中,奇瑞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摸索出中国品牌推行全球化战略的“奇瑞方案”。
虽然在走出去的过程难免面临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地方保护、劳工纠纷、贸易壁垒等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以及文化冲突等社会因素,奇瑞本着“因地制宜”推进属地化发展,依然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逐步融入当地文化,与所在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经验原则,经过多年深耕,奇瑞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芜湖总部、上海、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在内的全球研发基地布局,建立了10个海外工厂、1500余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每年海外总产能达到20万台。奇瑞集团的汽车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季度,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73679辆,同比增长3.2%,奇瑞海外用户累计突破165万,连续17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根据奇瑞的“双50”战略,到2025年,将实现汽车出口50万辆、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的战略目标。
创新为驱动 产业报国为己任
作为最早扛起民族汽车品牌大旗的中国品牌之一,奇瑞的骨子里始终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已把“以创新为驱动,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写进了企业使命里。23年来如一日,无论是坚持创新、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的执着,还是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践行承诺、致力于成为“中国名片”的信念,奇瑞都在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政治和经济,特别是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总是在关键时刻决定着企业的第一选择。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奇瑞第一时间利用自己的全球渠道,不计企业经济得失采购抗疫物资,是国内疫情最严峻时期、最早向国内发回物资的中国企业之一。短短20多天内,奇瑞就发动各大海外基地和海外合作伙伴,采购了共计22.5万件医用物资发回国内,捐赠给包括武汉在内的抗疫一线。
进入3月份之后,海外疫情渐呈扩散之势。奇瑞集团又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陆续向20余个国家政府和合作伙伴,“逆向”支援捐赠各类医用物资。整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奇瑞累计募集和捐赠医用物资超过100万件,投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抗疫战场,为全球20多个国家送去医用物资和抗疫疫情宝贵经验的“中国方案”,树立了大国品牌的责任形象。
同时,奇瑞始终牢记对家乡发展的责任。作为安徽特别是芜湖的骨干企业之一,奇瑞为安徽、芜湖的经济转型升级、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带动就业、人才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瞄准未来新能源发力中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加之全球能源危机的加重及汽车排放引发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就凸显了智能化、新能源化汽车的重要性,而这也将会是未来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下全国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积极向上发展,新能源亦是奇瑞集团核心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奇瑞早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国内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品牌。2010年,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奇瑞新能源公司”)正式成立。
奇瑞新能源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建立了国际化的新能源整车开发流程和标准体系,拥有国内先进的电动化系统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掌握了一整套整车开发的方法和模拟仿真平台,具备了新能源汽车32位整车控制、集成化热管理、热泵空调一体化电池包等技术能力。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863”计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10余项省市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新能源领域累计申报专利10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600多项,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今年10月份,奇瑞新能源公司高立新团队历经10余年自主开发的“铝基轻量化新能源乘用车短流程研发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以国内首创的“挤/弯/焊-型/粘/喷-装”短流程技术,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汽车工业的国内最高奖项之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发展也是不断培育前进的过程,向前看才会站在时代潮头。奇瑞集团仍将继续攀登,以汽车产业为核心,同时大力发展与汽车相关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拓展金融业态,扩大金融业务规模,持续推动各板块业务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圈”,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品牌。
回首峥嵘岁月,从“0”开始,1997年起步于汽车制造的奇瑞控股集团诞生了,在经历了1997-2010年汽车主业快速发展、围绕汽车价值链布局相关产业的“集团孕育期”之后,以2010年10月奇瑞控股的成立为标志,正式拉开“集团化发展”的序幕。奇瑞控股集团坚持创新发展,锚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的目标,一路成长为拥有七大产业布局、营收超过千亿的集团公司。截至目前,集团的汽车核心业务累计实现整车销售875万辆,出口突破165万辆,连续17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集团年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元。
“三个矢志不渝”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是诞生之初就确立的远大理想,是20多年来初心不改、一以贯之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奇瑞恪守“三个矢志不渝”:矢志不渝地走自主创新道路,矢志不渝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产业报国奋斗,逐渐探索出一条自主品牌如何从打破外资垄断争得立足之地,再到参与全球竞争迈向世界一流的特色之路。
23年的“淬火”历练,奇瑞先是学习借鉴丰田、大众的成功经验,通过集团化发展的形式整合资源,发展与汽车制造业相关的周边产业,再通过产业协作发展,实现技术、人才、供应链等资源的互补和共享,逐步提升自己整体竞争力的路子。从解決“有沒有”过渡到解決“优不优”,奇瑞走出了一条从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成长之路,为中国自主品牌企业树立了标杆。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表示,“23年的技术创新历程里,奇瑞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5%-7%用于自主研发,目前累计申请专利19191件,累计授权专利1239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692件,居全国汽车企业前列”。
奇瑞的技术创新就像‘挖井’一样越挖越深,不断在传统核心技术基础上融合设计、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形成了‘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研发布局,拥有了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奇瑞先后两次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2020年是奇瑞“走出去”开启海外出口的第20年。在20年的国际化道路中,奇瑞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摸索出中国品牌推行全球化战略的“奇瑞方案”。
虽然在走出去的过程难免面临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地方保护、劳工纠纷、贸易壁垒等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以及文化冲突等社会因素,奇瑞本着“因地制宜”推进属地化发展,依然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道路,逐步融入当地文化,与所在国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经验原则,经过多年深耕,奇瑞在全球建立了包括芜湖总部、上海、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在内的全球研发基地布局,建立了10个海外工厂、1500余家经销商和服务网点,每年海外总产能达到20万台。奇瑞集团的汽车产品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季度,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73679辆,同比增长3.2%,奇瑞海外用户累计突破165万,连续17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根据奇瑞的“双50”战略,到2025年,将实现汽车出口50万辆、出口额达到50亿美元的战略目标。
创新为驱动 产业报国为己任
作为最早扛起民族汽车品牌大旗的中国品牌之一,奇瑞的骨子里始终有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已把“以创新为驱动,以产业报国为己任”写进了企业使命里。23年来如一日,无论是坚持创新、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的执着,还是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践行承诺、致力于成为“中国名片”的信念,奇瑞都在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政治和经济,特别是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总是在关键时刻决定着企业的第一选择。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奇瑞第一时间利用自己的全球渠道,不计企业经济得失采购抗疫物资,是国内疫情最严峻时期、最早向国内发回物资的中国企业之一。短短20多天内,奇瑞就发动各大海外基地和海外合作伙伴,采购了共计22.5万件医用物资发回国内,捐赠给包括武汉在内的抗疫一线。
进入3月份之后,海外疫情渐呈扩散之势。奇瑞集团又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陆续向20余个国家政府和合作伙伴,“逆向”支援捐赠各类医用物资。整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奇瑞累计募集和捐赠医用物资超过100万件,投入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抗疫战场,为全球20多个国家送去医用物资和抗疫疫情宝贵经验的“中国方案”,树立了大国品牌的责任形象。
同时,奇瑞始终牢记对家乡发展的责任。作为安徽特别是芜湖的骨干企业之一,奇瑞为安徽、芜湖的经济转型升级、招商引资、财政税收、带动就业、人才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瞄准未来新能源发力中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袭来、加之全球能源危机的加重及汽车排放引发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就凸显了智能化、新能源化汽车的重要性,而这也将会是未来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下全国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积极向上发展,新能源亦是奇瑞集团核心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奇瑞早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是国内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品牌。2010年,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奇瑞新能源公司”)正式成立。
奇瑞新能源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建立了国际化的新能源整车开发流程和标准体系,拥有国内先进的电动化系统实验室和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掌握了一整套整车开发的方法和模拟仿真平台,具备了新能源汽车32位整车控制、集成化热管理、热泵空调一体化电池包等技术能力。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863”计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10余项省市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相关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新能源领域累计申报专利10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600多项,位居行业领先水平。
今年10月份,奇瑞新能源公司高立新团队历经10余年自主开发的“铝基轻量化新能源乘用车短流程研发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以国内首创的“挤/弯/焊-型/粘/喷-装”短流程技术,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汽车工业的国内最高奖项之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企业发展也是不断培育前进的过程,向前看才会站在时代潮头。奇瑞集团仍将继续攀登,以汽车产业为核心,同时大力发展与汽车相关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拓展金融业态,扩大金融业务规模,持续推动各板块业务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圈”,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