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繁昌做大做强3D打印及智能制造产业圈
发布时间:2016-02-26 21:31:35 浏览:1411
为更好地服务3D打印及智能制造企业,做大做强3D打印及智能制造产业圈,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园于2015年1月20日在繁昌县成立并揭牌。产业园位于繁昌经济开发区内,项目占地145.8亩,一期占地45.8亩,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3.77万㎡,主要建设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3D产业孵化中心、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新春伊始,国内最大的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三迪时空也已经开始挑选办公室,希望让技术服务团队能够尽早入驻。三迪时空创始人李培学介绍说,“目前春谷3D打印产业园已有18家企业入驻,预计2016年能够达到30家3D打印企业入驻,对于整个上下游3D打印产业链来说,已经初具规模了。三迪时空入驻产业园后,将继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繁昌县及安徽省3D打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稳步推进繁昌县3D打印产业发展。”
繁昌是我省第一个工业在经济中占比超过50%以上的县,但过去以水泥、冶炼等重工业为主,增长空间有限。在产业创新转型过程中,当地政府发现,长三角地区对3D打印模具和零部件有着巨大需求,而繁昌交通便利,距离南京、上海高铁不过2小时路程,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安徽高校众多,科技人才储备充足。因此,短短两年时间,这里已经聚集起华东地区最大的3D打印产业集聚群。作为创新型产业,3D打印界的“繁昌现象”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并得到了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联播》的关注报道。
繁昌县经信委主任朱为熙表示,如果没有这些新兴产业,繁昌县“只能靠挖石头,吃资源饭”,“通过创新,3D打印出的一个产品就值3万元,相当于过去生产水泥200吨”。
今年我省经济增速目标比去年调低了0.2%,但是依靠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产值将增长12%。牛弩韬主任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强调,安徽要一手做加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另一手做减法,就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每年将投入的技术改造资金在六千亿以上。而从追求速度到技术创新引领,安徽省在一增一减的背后,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切换。
繁昌是我省第一个工业在经济中占比超过50%以上的县,但过去以水泥、冶炼等重工业为主,增长空间有限。在产业创新转型过程中,当地政府发现,长三角地区对3D打印模具和零部件有着巨大需求,而繁昌交通便利,距离南京、上海高铁不过2小时路程,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安徽高校众多,科技人才储备充足。因此,短短两年时间,这里已经聚集起华东地区最大的3D打印产业集聚群。作为创新型产业,3D打印界的“繁昌现象”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并得到了央视《朝闻天下》和《新闻联播》的关注报道。
繁昌县经信委主任朱为熙表示,如果没有这些新兴产业,繁昌县“只能靠挖石头,吃资源饭”,“通过创新,3D打印出的一个产品就值3万元,相当于过去生产水泥200吨”。
今年我省经济增速目标比去年调低了0.2%,但是依靠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产值将增长12%。牛弩韬主任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强调,安徽要一手做加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另一手做减法,就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每年将投入的技术改造资金在六千亿以上。而从追求速度到技术创新引领,安徽省在一增一减的背后,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