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网站!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直报系统

政策法规

机械工业“十三五” 发展纲要及专项规划

发布时间:2016-03-28 16:25:54  浏览:1681


机械工业“十三五”
发展纲要及专项规划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2 0 1 6 年3 月


目 录
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 1
机械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34
机械工业“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 57
“十三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70
机械工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十三五”专项规划............................................. 82
“十三五”机械工业节能规划......................................................................... 97
机械工业“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 107
关于机械工业“十三五”企业管理发展规划的建议................................... 120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145


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前 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脊梁。机械工业在
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体现国家产业竞争力以
及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等方面具有战略性支撑作用。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全行业奋发努力,行业经济规模持续增
长,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两化融
合继续推进,转型升级进展明显。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
内投资增长趋缓,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企业经营压力
加大。机械工业由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以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为主基
调的中速增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性阶段,是实
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攻坚时期,也是机械工业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
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为动员全行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定信心,
锐意进取,积极探求破解行业发展瓶颈之道,引导我国机械工业在今后一
个时期,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
由大到强的转变,特制定本纲要。
一、主要成绩
“十二五”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
积极进展,行业基础领域得到强化,一批高端装备研制成功,企业创新成
果不断涌现,两化融合取得新进展,绿色发展理念日渐深入。
(一)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发展质量逐步提升
1.行业经济规模保持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平稳增长。主营业务收入由2010
年的13.96 万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22.98 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48%。
机械工业资产总额由2010 年的10.97 万亿元增长到2015 年的19.27 万亿元,
年均增速达到11.91%。
2.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
“十二五”时期,我国汽车产量由2010 年的1826 万辆增至2015 年的
2450 万辆,连续第七年居于世界第一;大型拖拉机的产量由2010 年的15569
台增至2015 年的7.7 万台;数控机床产量由2010 年的22.4 万台增至2015
年的23.5 万台;发电设备产量连续10 年产量超过1 亿千瓦。
3.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产品外贸总额从2010 年的5138 亿美元提高
到2015 年的6665 亿美元,年均增长5.34%。其中,出口总额由2010 年的
2585 亿美元增长到2015 年的3888 亿美元,年均增长8.51%。外贸结构日
益优化,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2010 年的52%提高到2015
年的63%。
4.行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
“十二五”时期,我国机械工业利润总额由2010 年的1.17 万亿元增长
到2015 年的1.6 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6.45%。税金总额由2010 年的5837
亿元增至2015 年的8869 亿元,年均增长8.72%。2015 年,我国机械工业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96%,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高端装备成果丰硕
1.攻克一批基础共性技术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原创性
技术成果,提出了数字铲形轮——展成法理论,破解了大尺寸弧齿锥齿轮
加工难题;提出了直接测量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壁厚的新原理,实现了复杂
曲面零件几何厚度及外廓形精密测量。基础制造工艺水平有较大提高,自
主研发的600T 级特大钢锭浇注、超纯净钢锭冶炼、核电大锻件近净成形全
纤维锻造、特厚锻件心部压实和深冷热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化学
热处理渗氮、渗碳催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部分高端装备取得突破
“十二五”时期,机械工业高端装备自主研发成果显著,部分产品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一些细分领域产品正在由“跟随”向“并行”、“领跑”
转变。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30 万千瓦
/500 米水头及以上抽水蓄能机组,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柔性直流输
电设备自主研制成功并投入工程化应用,技术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站在了
世界先进技术的最前沿。天然气长输管线加压站成套关键设备自主研制成
功。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4 专项)的
支持下,成功地研制出一批国家急需、长期受制于国外的高档数控机床与
基础制造装备。
3.成套装备出口持续扩大
“十二五”以来,电力设备、工程机械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
装备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纷纷走出国
门参与国际竞争。重大技术成套装备采取工程总承包和“交钥匙”的运作
方式,出口量不断扩大,出口产品、项目的技术档次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发电成套设备以项目总承包方式的出口不断增长,2011 至2014 年发电设备
累计出口7519 万千瓦。行业骨干企业打破思维界限,拓展成套外延,加强
国际成套市场开拓力度。中信重工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企业积极实
施“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推动成套设备“走出去”,不断扩大在新兴市
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竞争优势,并将市场拓展至欧洲等发达地区。济南
二机床先后赢得上海通用、东风雷诺、一汽大众、奇瑞路虎、广汽菲亚特
等合资汽车企业订单,并赢得福特汽车美国本土3 个工厂的6 条大型冲压
线项目,成功进军国际高端市场。
4.研发试验能力有所增强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趋于活跃。一些有实力
的大企业集团,通过整合和聚集科技要素,加大研发试验室的建设力度,
努力打造自主创新的支撑平台。全行业已建立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4 家,机械工业重点(工程)实验室94 家,已验收挂牌运行的达142 家。
西电集团通过试验系统的扩容改造升级,具备了±1100kV 直流特高压设备
和1100kV 交流特高压设备的全部型式试验能力;潍柴集团建成内燃机可靠
性重点实验室,可满足内燃机整机可靠性、关键零部件可靠性、可靠性预
测与评估等研究需求,通过了国家C-NAS 认可和德国TüV 认可,达到国
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三)基础能力有所提升,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1.机械基础水平得到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基础零部件实现较快发展,为汽车、轨
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以及风电和核电等主机装备的配套能力有所
提升。长期受制于人的大型风电齿轮箱、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的出线装置、
高压绝缘套管等关键零部件已取得自主化突破;工程机械用高压液压元件
和系统取得重大突破,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大轴
重铁路货车轴承、轿车用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等一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
市场前景的轴承产品实现产业化。
基础制造工艺取得明显进步。关键铸件制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
些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以及内在品质等指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冷精锻、温精锻、特种锻造等精密锻造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模具设计制
造水平大幅提升;内高压成形、激光拼焊板等冲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AP1000 核岛主设备大锻件、100 万kW 发电机超超临界转子及6 米轧机支
撑辊等国产重大装备关键零件的热处理工艺取得重大突破。
一些特种专用材料短缺局面有所缓解。围绕电工电器设备配套需要的
部分特种优质专用材料开发成功,火电、核电新材料产品实现重大突破。
液压系统、轴承、齿轮等所需特种专用材料陆续替代进口。模锻、挤压和
拉拔用玻璃润滑剂等润滑材料得到快速发展。超高强钢等高端钢材在汽车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企业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企业的硬件条件明显改善,软实力得到增强。
企业装备水平明显提升,数字化车间、智能制造开始示范推广。行业内主
要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从“十二五”初期的25%左右提高到2015 年的近
34%,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从“十二五”初期的8%提高到2015 年的近
25%。企业两化融合意识普遍增强,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研
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环节的管理水平均有所提
升,跨地域、跨企业、跨部门的协同设计、数据共享与网络化制造技术开
始应用,企业软实力显著增强。
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一批骨干企业跻身世界大企业行列,上汽、
国机集团、一汽、东风等8 家企业入围世界500 强;徐工集团、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等8 家企业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 强;涌现出一批实力较强
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智能制造装备增长较快
“十二五”期间,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促进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为
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
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势头良好,增长
速度远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汽车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数字化加工车间等
一大批智能成套装备实现突破;流程工业用国产DCS 控制系统国内市场占
有率过半,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国产信号系统在高铁、地铁等装
备上大量应用。
4.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全面推进并取得实效。
行业万元产值能耗继续下降,2010-2014 年机械工业重点联系企业万元产值
能耗年均减少6.14%。铸造企业废旧砂再生利用比例提高,出现了一批绿色
铸造企业,少数企业正在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铸造车间。热处理行业骨干
企业设备更新率达到80%以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达50%以上,少无氧化
热处理比重达到了70%,综合平均单位能耗较“十二五”初期降低20%。
节能高效装备研制及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百万吨乙烯等为代表的大型
石化设备、6 万立方米及以上空分设备为代表的大型空分设备、百万千瓦超
超临界火电机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等一批高端产品的能耗指标已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电为浙能六横电厂优化设计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1
号机组发电煤耗降至268 克/千瓦时,哈锅研制的二次再热百万千瓦超超临
界锅炉发电煤耗降至256 克/千瓦时,东锅自主研制的超临界循环硫化床锅
炉,适用于劣质煤的清洁燃烧,污染物减排效果显著。高效电机市场占有
率由2011 年的不足3%提升到2014 年的17%左右。内燃机行业排放标准提
升,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效、清洁的内燃机产品。
二、存在问题
我国机械工业规模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还存在自主
创新能力薄弱、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
度高、服务型制造发展滞后、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市场环境不优等问题。
(一)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研发体系亟待完善
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突出问
题,主要表现在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研发试验条件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短
缺等方面。《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4 年通用设备制
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
制造业R&D 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32%、1.55%、1.16%、1.38%、2.04%,
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企业3%以上的R&D 经费投入强度。企业针
对新产品的试验和检测条件短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数量少、布局不
合理,无法满足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试验要求,特别是在可靠性、环
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检测能力严重不足。一些领域从事创新研究的专业技术
人才匮乏,尤其是高层次领军人才和跨领域复合型人才明显短缺,难以形
成具备较强研发实力的创新团队。
2.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机械工业共性技术研究能力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要求。一是产业技术
基础薄弱。基于用户需求或影响、引导主机与重大装备发展的材料优化及
新材料制备、先进制造工艺固化、试验检测和工业性试验验证技术与装备
等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二是行业公共技术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原本定位于从事共性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后,参与市场竞争,
为社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能力削弱,现有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已难以
适应新形势下产业技术进步对共性技术和公益性服务提出的需求。三是标
准制定远跟不上国内外市场竞争之需求,长期存在标准缺失、标龄长且滞
后老化等问题。四是检测认证机构规模较小,布局结构分散,服务能力单
一,缺少国际公认的检测认证机构。
(二)高端装备供给不足,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1.高端装备研制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在高端装备自主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但部分产品核心
技术仍然缺失,产品品种规格单一,高附加值大型成套设备的研制能力有
待提高。国内企业目前尚未掌握重型燃气轮机组设计技术和主要部件试验
技术等核心技术。部分高端装备的进口依赖性依旧很强,80%的集成电路芯
片制造装备、70%的汽车制造关键设备、40%的大型石化装备以及绝大部分
高端、精密的试验检测设备和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仍依靠进口。
2.核心零部件自给率不高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对产业基础能力的重要性认识进一
步提高,但核心零部件滞后于主机发展的局面并没有出现明显改观,核心
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严重制约主机向高端升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高
端装备所需材料中,有25%的材料完全空白,部分材料虽然关键技术已取
得突破,但仍存在质量和稳定性较差、可靠性和合格率较低等问题,不能
完全满足发展需求。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95%以上依赖进
口,高档汽车自动变速器、200km/h 以上高铁齿轮箱、高档传感器几乎100%
依赖进口。轴承钢、模具钢标准水平、实物质量、品种满足度均与国际先
进水平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发电设备用大型铸锻件、关键零部
件及材料,输变电设备用高档绝缘材料、关键部件以及有些大功率电力电
子器件研制有了一定的突破,但在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产量等方面尚未能满
足电器工业需求。
3.产品质量信誉有待提升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对产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有明显提
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产品质量形象仍有较大差距。在量
大面广的传统产品领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不严格的现
象仍不鲜见,加之严重供过于求的环境引发过度竞争,导致产品价格持续
大幅下滑,严峻的成本压力常常影响产品质量。在高端产品领域,主要问
题是产品一致性差,质量不稳定,可靠性低,应用工艺软件不完善,因而
难以获得用户青睐。究其原因,多为核心制造技术和关键工艺、配套件、
特种原材料等没有完全过关、试验验证和研发经验积累不足所致。
(三)行业发展协作不够,跨界融合推进缓慢
1.封闭发展阻碍行业壮大
机械工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涵盖范围广、需求弹性大、产业带动性
强等特点,要实现由大到强,仅靠产业本身的努力是很难顺利完成的,需
要从材料到部件、从软件到工艺的共同进步。长期沿袭的条块分割管理体
制使得行业间形成独立的生产体系,未能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模式,原材
料及零部件与整机之间供求结构失衡,主机行业与配套行业协同发展不足,
基于产业链开展协同创新的资源配置能力不强。
2.服务型制造发展滞后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工业中传统加工制造比重过高,对实物产
品生产的依赖过大,基于客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所占比重较小,服
务活动对质量品牌的影响尚不明显,服务增值贡献度不高。具备提供系统
集成、工程总承包、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根据问卷调查显
示,78%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只有6%的企业服务
收入占总营收比超过20%;81%的企业服务净利润贡献率不足10%,其余
企业的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基本在10%-20%间徘徊。
3.两化融合亟待深化
虽然机械工业两化融合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多数企业仍处于“单项覆盖”
阶段,企业各业务环节间集成应用水平不高,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协同集成不
足。多数企业还未实现两化融合的创新突破,“互联网+机械制造”的发展
模式还仅仅是少数企业在某个领域的逐步探索,生产制造和上下游环节通过
互联网实现协同不够,制造环节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
(四)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竞争环境有待改善
1.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
多年来,机械工业发展方式粗放,行业生产规模不断加大,部分产品
产能扩张较快,导致产出能力远大于市场需求。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的
情况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富余产能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
化解。此外,风电、光伏等部分战略新兴产业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
2.公平竞争环境亟待加强
机械工业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市场仍存在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等诸多现象,阻碍了
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中仿制、假冒现象仍然存在,企业创新活动得不到
有效保护。部分企业通过减少材料量、加工量来降低制造成本,严重影响
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此外,用户拖欠企业应收
账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商业交易信用环境。
3.国产高端产品推广应用困难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部分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大进展,与
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在有些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
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被采用率却不高。在一些政府部门采购或企业招标
过程中,歧视现象仍然存在,用户单位常常通过或明或暗的方式,将本国
企业和产品排除在外,存在着用户企业歧视国产主机企业、主机企业歧视
国产关键零部件的现象,尤其是主机企业对支持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缺乏压
力和动力,缺乏承担风险的机制,创新产品很难被认可或获得应用机会。
三、面临形势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国内外市场新的需求不断释放,机械工业发展潜力
巨大、前景可期。但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发展的矛盾风险不可
忽视,经济增长动力和下行压力并存。“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要保持
战略定力,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博弈竞争更趋激烈
1.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变革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孕育兴起,科技领域前沿不断扩展,科技成果
应用转化周期日益缩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3D 打印、新
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对机械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制造的数字化、
智能化和个性化,推动机械工业生产方式和产业升级路径发生变化,新的
制造范式和商业模式加快形成。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渗
透,及其带来的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等一大批新的生产理念,制造业互联
网化呈现出智能产品、智能制造、众包设计、在线服务以及基于互联网的
新型商业模式等众多新特征。
2.国际经济格局重塑影响产业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分化加大,
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美欧日实施“再工业化”政策,吸引中高端制造业回
流;低收入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政府提出
《制造业促进法案》和《美国创新战略(2011)》,德国推出了“2020 高技
术战略”和“工业4.0”战略,日本也出台了如《日本制造业竞争策略》和
《日本制造业》专题报告,试图通过新一轮科技革命夺回制造业发展的主导
权。巴西、印度也相继公布了《工业强国计划》、《国家制造业政策》,
抢占低端制造业市场份额。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
定(TPP)取得实质性突破,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
判不断深入,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个以区域贸易安排
(RTA)为主体、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要形式的世界贸易新格局正
在形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后夹击”,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
削弱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提高了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的成
本,对我国机械装备出口和产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倒逼我国机械工业
加快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升级。
(二)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1.机械工业市场需求空间依然广阔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公
共服务系统还有很大的投资空间。据统计,中国城镇化水平2014 年达到
54.8%,城镇化比发达国家低20 多个百分点。中国公共设施的存量为西欧
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服务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低10 个百分
点,这些正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点。随着“四化同步”和“绿色化”的
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一亿务工人员
在城市定居、一亿居住城市棚户区、城中村的人住房改善和中西部地区一
亿人就近城镇化的“三个一亿人”问题,必然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较快增
长。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存在着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明显差
距,欠发达地区还有较大的投资需求。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将有
力促进机械工业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带动智能制造装备、仪器仪表、现
代农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更好更快地发展。此外,“一带一路”战略
的实施,铁路提速、油气输运、电力输送、环境保护、新能源发展、资源
综合利用、传统产业升级等都为机械工业不断提供新的市场需求空间。
2.制造强国战略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
动纲领,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明确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
和主攻方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
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领
域为重点,在技术上、产业化上寻求突破。这十个重点领域的发展,将推
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和集成制造系统、
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及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海洋工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超大容
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大型拖拉
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一批新兴、新型产品和技术
成为行业发展的投资重点和增长亮点,为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注入新的
动力。
(三)发展方式面临转型,产业升级责任重大
1.行业发展呈现新特征
“十三五”时期是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
将呈现新特征。一是行业增速总体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为新兴产
业、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民生消费等领域服务的产业将逐步兴起并保持
高速增长,多数领域进入中速及低速增长。二是行业增长方式从增量扩张
为主向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发展并举转变,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
变趋势更加明显。三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表现在民营企业比重持续上升、
中西部地区占比扩大、技改和研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加大、智能化
产品和技术所占比重提高等。四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
变,创新驱动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五是出口产品从低附加
值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一般贸易出口增速将高于加工贸易出口
增速。
2.机械工业是实现“双中高”的重要支撑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
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继续承担为国
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具的任务。与此同时,机械
工业的创新发展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全面推进
智能制造,构建我国产业新体系的核心依托,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支撑。
四、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国制
造2025》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
以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创新驱动,
优化产业结构,补齐行业短板,坚持质量为先,推动融合发展,推行绿色
制造,加快人才培养,深化开放合作,在确保全行业平稳增长的基础上,
实现机械工业企业创新有成果、结构调整有进展、质量效益有提高、产业
升级有进步,为完成中国制造第一个十年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体要求是以《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为指引,紧密围绕
机械工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把握好平稳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平衡发展
关系,衔接好强化基础与发展高端的同步共进关系,处理好融合发展与创
新驱动的协同引领关系,将“夯基础、补短板、攻高端、强管理”作为机
械工业“十三五”的主攻方向,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围绕“强基固本、
锤炼重器、助推智造、服务民生”的发展重点,实施“创新驱动、结构优
化、质量兴业、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人才为本、文化提升”
八大战略任务,建设机械制造强国。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实现有质量的中
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初见成效,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端装备竞争力增强,
行业基础有所改善;两化融合逐渐深入,智能制造开始示范;绿色发展理
念确立,节能减排成效领先于工业平均水平。
在稳步发展方面:全行业努力实现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
持在6.5%左右。全行业增加值率比2015 年末提高2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
产率年均增速保持在7.5%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平均水平略高于“十
二五”期间。主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重点
产品的可靠性、平均寿命显著提高。
在创新能力方面: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
重不低于1.5%。其中,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不低于2.2%。高端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行业共性
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在结构优化方面:中低端产能过剩状况有所缓解,短板设备取得突破,
高端装备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速。培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知名企业,中小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加快,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显著增加。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核心基础零部件等取得较大突破,
为高端装备的配套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型制造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比重显著提高。出口结构继续优化,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比重继续提高,高
端产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
在两化融合方面:规模以上企业中使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
达到75%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高到50%以上,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
率稳步提升。两化融合总体水平达到“集成提升”阶段,重点行业智能制
造示范应用取得成效。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重点整机产品智能化水平
明显提高。
在绿色低碳方面: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耗钢量分别比
2015 年下降18%和10%。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汽车、工程机械、
机床等整机产品循环经济及再制造水平显著提高。高效节能产品与装备市
场占有率达到50%,工业锅炉系统运行效率现有基础上提高10%,内燃机
油耗现有基础上降低5%。
五、战略任务
为实现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纲要的各项目标,围绕提高行业创新能
力,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重点,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
结构优化、质量兴业、融合发展、绿色低碳、国际合作、人才为本、文化提
升”八大战略任务,解决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普遍性、基础性、体制性问题,
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水平,提升我国机械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驱动
坚持把提高行业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围绕创新驱动这一发展引擎,
加强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机制与模式创新,搭建行业公
共技术平台,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1.加强基础研究,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
遵循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发展规律,把握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开
展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攻克创新设计、基础工艺、试验验证、可靠
性及功能安全等基础共性技术,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和工业试验验证平台,全面提升机械工业技术素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针对突出短板设备和技术瓶颈,发挥技术进步对缓解供需矛盾的支撑作用,
加强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实现重点领域率先发展。
2.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
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
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改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设施,提高企业技
术研究开发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分级研究机构及企业技术研究院,
逐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技术升级。
3.创新机制模式,搭建行业公共技术平台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鼓励制造企业与用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联袂推动行业关键共
性技术研究。依托有行业服务功能的转制院所,协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统一行业技术标准,共享技术成果,探索建立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产业
协同创新机制。支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为企业
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支持。加强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实验室建设,在具备条件的领域新建一批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不断完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
(二)结构优化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重点,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
产品结构向高端智能发展,创新商业模式,推进机械工业由生产型制造向
服务型制造转变,运用市场手段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1.重点发展短板设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针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专用设备短缺的突出矛盾,重点发展《中国制
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所亟需的短板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基础零部件、
基础工艺和关键配套产品所需的专用生产和检测装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
求的轻工纺织、制药、消费类电子等专用生产设备,以及农、林、牧、渔
等产业所需的专用生产设备。加快化解落后产能,淘汰工艺落后、耗能耗
材、性能价格无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能。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推
进电工电器、工程机械、重型装备、农机装备等我国机械工业具有比较优
势的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2.发展高端装备产品,满足制造业新需求
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大力发展以高质量和高技术为特征的高
端装备产品。一是立足用户行业转型升级需求,大力提高机械产品在功能
特性、质量安全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水平,推动产品整体质量迈向高
端;二是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发展需求,重点研制国民经济发
展及国防建设急需,以及严重依赖进口的各类高端专用装备、试验检测设
备;三是围绕制造业智能转型需求,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加强与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机械产品。
3.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制造模式创新
瞄准市场与用户需求,推进机械工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加强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发展提升现有服务业务,培育
拓展新型服务业务。鼓励企业提升通用产品的个性化解决能力,积极开发
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专用装备产品。鼓励有能力的企业重点提高研发和系
统集成能力,发展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等业务。运用互
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定制生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
需求。促进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相融合、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相结合,推
动产品创新,拓展服务领域。鼓励发展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等产融结合服
务。推进发展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回收与再制造等覆盖产品全生命周
期的专业服务。
(三)质量兴业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展质量兴业活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快
提升产品质量;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为质量升级提供支撑;推动行业诚信
体系建设,打造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升产品质量
提高企业质量主体意识,促进企业实施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推
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及理念,健全企业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产品质量
建设。通过培育骨干、标杆引领,深入推广质量控制方法,大力提升成套
设备、主辅机及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推进和改善质量环境,尽快制定并完
善产品安全、产品担保、产品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产品合格认证。
2.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化+”效应
推进标准体系结构性改革。整合精简强制性标准,调整优化推荐性标
准,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激发企业标准活力,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
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
实施“标准化+先进制造”。组织落实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推进智
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建设专项、工业基础标准水平提升专项,重
点领域标准突破专项,强化标准实施,充分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满足机械工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
加快标准国际化进程。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为重点,加大国
际标准的转化力度,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企业、科
研机构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
话语权和影响力;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聚焦发电设备、工程机
械等重大装备的走出去和机械工业重点领域对外贸易的需要,把我国技术
标准推广到重点国家和地区,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国际事实标准。
3.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品牌意识
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自律规约,积极配合国家政府部门
加强监管。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创建行业
诚信氛围。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
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建设品牌文
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
实力。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提升区域品牌价值。
(四)融合发展
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着力提升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
打破传统行业界限,加快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促进机械工业全产
业链、全价值链的创新发展;积极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
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推动机械产品转型升级。
1.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
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
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
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各业务环节的智能集成管控。在重点领域
推进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试点应用。建设工业云与工业大数据平台,
推动软件服务、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和标准的开放共享,建立全产业链的
协同合作。
2.树立跨界协同意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打破传统行业界限,推动机械工业与电子信息、原材料、金融等产业
的融合与渗透,加强机械工业各细分行业之间的协作,通过产业间的互补
和延伸,提升机械工业发展水平。支持机械工业和材料工业在新材料方面
的融合创新,加大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等专用材料研发力度,提高专用材
料自给保障能力和制备技术水平。加强与互联网等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培育
智能检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加强机械
工业与金融业的深度合作,打造利益共同体,实现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
融合发展。
3.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加快产品升级换代
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智能
装备和智能产品,丰富产品功能,提高产品性能,鼓励和支持开发相关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加强增材制造、虚拟制造、制造过程数值模
拟与仿真、数字化控制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机械工业制造
能力提升,加快机械产品升级换代。发展高强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
料、稀土功能材料等新材料应用技术,打造轻量化、高效率、高性能的新
型机械产品。
(五)绿色低碳
加快推动传统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节能高效机电产品;
建立并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高耗能设备的节能更新改造;积
极倡导清洁生产,组织开展机械工业能效评价活动,全面推进机械工业绿
色化、低碳化发展。
1.大力提升工艺技术,发展节能高效产品
推动铸、锻、焊、切削、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的绿色化发展,
重点推广铸造砂再生利用、清洁高效铸锻组合及零件轧制精密成形、高效节
材摩擦焊、少无切削液绿色加工、真空低压渗碳热处理、电镀铬替代绿色表
面处理等技术及装备。加快影响较大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量大面广的耗能机械
产品降耗技术的研发,推动高效电机、高效节能熔炼设备、节能汽车、高效
炉窑等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应用。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加
快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设备、高效节能环保
技术装备、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煤炭清洁利用装备、海水综合利用装备、低
品位余热利用装备以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促进新一轮经济发展增长点形成。
2.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推进设备节能改造
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开发废旧产品资源化与再处理技术,
提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等的拆解及利用水平,推进废旧铅酸
电池、镉镍电池、电线电缆等的回收和再利用。支持建立以汽车4S 店、特
约维修站点为主渠道,回收拆解企业为补充的汽车零部件回收体系。重点
推进汽车、内燃机、机床、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冶金轧辊、
复印机等产品的再制造,探索汽轮机、盾构机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再制造。
推进实施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力争使在用的工业锅炉(窑炉)、电
机(水泵、风机、空压机)系统、变压器、内燃机等通用高耗能设备运行
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标准。
3.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开展能效评价活动
大力倡导清洁生产,提高制造过程中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原材料转化
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实施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实现少废或无
废生产。按照厂房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
结合行业特点,建设绿色工厂。率先在热加工等高耗能行业组织开展能效
评价活动,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全行业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六)国际合作
从战略高度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强化我国比较优势,大
力拓展海外市场,发挥行业协会的信息服务作用,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
外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推动装备产品出口
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促进具有比
较优势的电力成套装备和技术、输变电设备、冶金装备、矿山设备、建材
装备、石化装备、食品包装机械、工程机械等技术装备的对外输出。
依托国际合作中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项目、贷款项目等,抓住
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的设备需求,扩大国产高端装备的出口范围和规模,鼓
励机械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对接和国际交流活动,完善海外营销网络
和售后服务体系,加大海外中高端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
量和附加值。
2.发挥中介组织作用,鼓励产业链走出去
行业协会要积极与相关国际行业组织建立广泛的交流与沟通,充分了
解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行业情况及准入制度,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做好服务。
搭建优势企业和优质产品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优势企业海外事业发展动
态,支持优势企业进行海外参股和收购。
发挥金融机构的服务支持作用,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采取绿地投资、企业并购等方式进行境外投资。支持企业在境外建设上下
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能的系统性输出。充分发挥产能优势和自有知识
产权优势,做到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全覆盖,构建互利共赢
的全球价值链。
3.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推动引资引智引技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深度合作。提高利用
外资水平,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宽外商投资渠道,鼓励国际同行到国内
建立研发机构,加快由单纯合作生产向合作研发、生产转变。立足行业技
术创新和国际化经营需求,积极主动地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
业人才、高水平技术人才、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有选择地引进先进适用
技术,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七)人才为本
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重点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和
专业技能人才;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不断激发人才
活力;开展多渠道人才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1.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明确企业现阶段及未来的人才需求,规范人力规划和选聘管理,根据
战略目标构建人员梯队,以“唯能”、“唯德”为标准从内外部吸收提拔
适合人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打造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
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强化岗位体系建设,分别设计适合不同人才发展的职
业路径。采取人才外派培训、境外培训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创造企业持
续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技工学校、职业
大学、成人技术培训学校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有针对性的培养行
业发展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
2.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岗位职责为依据,
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分类考核、分别评价、公正科学、效绩优先的人才评
价机制;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短期薪酬分配与中长
期激励有机结合,人力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新型薪酬
激励制度,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监督,
建设高素质管理和经营团队。
3.加强高端人才引进,拓宽人才交流渠道
创造良好环境,搭建高层次学习交流平台,积极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
探索双向挂职、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等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高校、科
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工
作,帮助企业建立一支精干、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支持有创新实
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研人才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职。加强人才市场建
设,推进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八)文化提升
继承和发扬行业优良的传统文化,始终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为主线,加强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项基本建
设,不断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崭新内容。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提倡工匠精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和“机械强国梦”,
积极培育民族精神,用共同价值和共同理想凝聚广大员工的思想和意志。
企业要构建核心理念体系,完善和推进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MI)建设,
促进价值理念的培育转化。引导广大职工奉行公民和职业工人的价值准则
和崇高理想,践行爱岗敬业、产业报国的企业责任使命。大力提倡“工匠
精神”,把合作精神、契约精神,理性实干、专业专注、精益精进精神,
以及效率观念、细节意识、科学观、持续发展观等工业精神核心元素融入
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企业经营管理
完善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和评估体系,探索建立机械工业企业文
化指数体系,树立行业标准。积极推进依法治企,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努
力寓文化价值理念于制度规范之中,实现企业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实
现文化理念制度化,增强制度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
整体提升。完善和推进企业行为识别体系(BI)建设,优化岗位行为规范,
健全和完善规范的员工行为体系。
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形象
完善和推进企业形象识别体系(VI)建设,设立体现企业特色的司旗
司徽司歌,建设优美的厂容厂貌,强调员工的仪容仪表,提高产品的质量
性能和良好服务,使企业的文化理念外化为员工形象、产品形象和企业形
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探索和推进企业文化顾客满意战略(CS),加强
顾客满意战略与企业经营的紧密联系,以CS 推动企业由生产导向转变为市
场导向,进而由市场导向转变为顾客导向,促进产品满意和服务满意,并
最终达到顾客满意,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企
业的竞争力。
六、发展重点
“十三五”时期,机械工业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
围绕“强基固本、锤炼重器、助推智造、服务民生”四大发展重点,努力
实现我国机械工业“由大到强”的目标。
(一)强基固本,奠定产业发展坚实基础
基础薄弱是长期制约我国机械工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机械工业必
须要强化基础、突破瓶颈、补齐短板,切实加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的
研制以及基础工艺、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重点解决基础零部件、
基础工艺和关键配套产品所需的专用生产和检测装备,奠定产业发展的坚
实基础。
1.基础零部件
“十三五”期间,基础零部件的主攻方向是提高精度和可靠性,努力改
变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现状,要重点发展严重制约高端主机和重大
装备自主化的高端轴承,高端阀门,高速精密齿轮及传动装置,液气密元
件及集成系统,高速、高精度链传动系统,高强度紧固件,高应力、抗疲
劳弹簧,高密度、高强度粉末冶金零件以及伺服机构等关键基础零部件。
其中:轴承重点发展第三代轿车轮毂轴承单元,高铁配套轴承,数控
机床轴承和航空高精度高速轴承,大型风电和石油冶金矿山机械高精度重
载轴承,积极研发具有运行状态远程自动监测、故障自动诊断和报警等功
能的智能化轴承等新一代轴承。阀门重点发展大型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大型核电站、大型煤炭深加工、大型石化装置、长输管线、深海采油采气、
页岩气开采、大型水利工程等所需的大型和特种阀门。齿轮传动装置重点
发展机器人配套高精度减速器、高功率密度的盾构及硬岩掘进机配套减速
器、海洋工程装备及重型燃机负荷齿轮箱、高性能轨道交通制动器,提高
高铁及轨道交通齿轮传动装置可靠性,推进5 兆瓦级风电齿轮箱的自主化,
实现汽车自动变速箱产业化。液压元件及系统重点发展行走机械用高性能
液压元件(高压柱塞泵/马达、多路换向阀和液压电子控制器)及系统,大
型锻压设备用高压超大排量柱塞泵和高压大流量电液比例插装阀,农业机
械用机械液压动力传动装置(HMT)。伺服机构重点发展智能化伺服机构、
直接驱动伺服机构、多轴控制伺服机构等,积极研发高集成度驱控一体化
伺服系统、网络化和软件与硬件可重用的模块化的伺服驱动系统、新一代
基于片上系统技术(SOC 芯片)的高精高速的全数字化伺服机构等。
2.基础材料
提高基础材料的自给保障能力,重点解决一批与高端基础零部件和重
大技术装备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材料,尤其是小批量、特种优质专用材料,
重点发展高强度、耐热、耐磨、耐蚀、耐低温冲击韧性的基础材料。
其中:金属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轴承、齿轮、工模具、弹簧、精密模
具、紧固件等特种钢材。铸锻件重点发展大型火电、大型核电、大型水电
和特高压输电等设备所需的大型优质铸锻件。专用材料重点发展高温耐热
合金钢材料、高档绝缘材料、高性能密封材料等。功能材料重点开发和研
制满足智能制造装备、能源装备、仪器仪表、关键基础零部件等高技术附
加值产品需要的新型功能材料。
3.基础工艺
大力发展有助于提高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和高效的先进制造
工艺及其装备,加强先进基础工艺及其装备的推广应用。重点推进铸造、
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切削加工及特种加工工艺的技术攻关。
其中:铸造技术重点突破高性能要求、复杂关键铸件铸造成型技术,
重点发展先进铸造成型工艺、快速成型、铸造过程模拟、废砂再生、铸件
检测及修复、数字化智能化铸造等技术,研究开发高性能铸造合金材料和
绿色铸造原辅材料,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熔炼设备、自动化成型设备、铸件
高效自动清理设备。
锻压技术重点加强大型锻件和航空薄板件的基础工艺发展,推动国产
化的90 万千瓦以上级双18 护环锻件的使用和工艺完善,研究和推广热-冷
联合成形和温-冷联合成形及复合成形工艺,加快冷锻、温锻、复合成形设
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国产化步伐,开发温/热/超塑性精锻数字液压压力机及
多工位和双动/三动及复合成形自动压力机生产线,加大板材切、冲和折复
合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中心的研制和应用,加强铝合金锻造成形工艺及相
关热处理工艺研究和空心轴工艺研究,开发具有智能排产、设备实时监控、
设备数据实时采集、物料跟踪管理、模具信息化设计等功能的智能化生产
管理系统。
焊接技术重点发展搅拌摩擦焊、复合焊(激光、等离子、超声等)、
多丝电弧焊、窄间隙电弧焊、高速电弧焊等高效优质自动焊接工艺,研究
开发核电等高端焊接材料、绿色焊接材料,大力发展并推广数字化焊接电
源和焊接机器人应用,积极研究并推进智能化焊接生产线的产业化应用,
研究开发异形结构件激光切割工艺及智能化切割装备。
热处理技术重点发展真空、可控气氛、感应加热、高温、快速、激光、
高能束热处理等先进热处理技术,研究开发国际领先水平的绿色热处理技
术装备,研究开发智能型热处理设备及工艺数字化控制软件和智能化控制
节能软件,突破复杂结构件性能控制及畸变控制等热处理重大工艺。
模具技术重点发展汽车超高强钢板(大于1000Mp)冲压模具、电机铁
芯高速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及电机铁芯冲叠铆复合模具、插接件(连接件)
高速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引线框架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配套的模具、
IT 产品行业所需的高性能多排多列长寿冲压模具等。
4.基础共性技术
重点发展创新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工业性验证方法与技术、基础
制造工艺、基础数据库、现代管理及信息化技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以
及明显制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单个或几个企业无法独立完成的共性
基础技术。
其中:创新设计技术重点研究产品结构功能创新设计技术,工业造型
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有限元设计技术、仿真与虚拟设计技术;全
球化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等。
可靠性技术重点研究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典型产品载荷谱基础数据
库,制造工艺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可靠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可靠性
试验技术,关键零部件寿命预测技术,结构损伤及整体性能快速在线诊断
评估技术,大型机械结构疲劳预测关键技术,可靠性技术标准与规范等。
工业性验证方法与技术重点研究典型重大装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工程、
环境适应性、功能安全和工业信息安全评估试验验证技术,不断完善轴承、
齿轮箱、液压基础件、高参数密封等关键基础件的性能、可靠性测试试验
及工业性验证条件,建立先进传感、智能仪器仪表性能及可靠性、安全保
障等工业性试验验证平台。
基础制造工艺重点研究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基础理论与缺陷形成
机理,制造过程数值模拟仿真和在线监测及检测技术,柔性制造及新技术
与工艺等共性技术,高速高效加工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复合加
工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以及纳米加工技术,高效精密特种加工,
近净成形技术与装备,高活性金属熔炼、铸造技术,精密体积成形和精密
板材成形技术,精确热处理及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增材制造材料与工艺,
树脂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碳-碳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等。
基础数据库建设重点研究行业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海量知识资
源组织与管理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知识资源智能检索与挖掘技术。建立健
全制造基础技术数据库,先进基础制造工艺数据库及专家系统,关键零部
件基础数据库和专家系统,仪器仪表可靠性和语义描述基础数据库,传感
器芯片材料与封装材料常用特性数据库,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和试验验证
专家系统等。
现代管理及信息化技术重点研究工艺优化与固化技术,产品加工精度
一致性控制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与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推广
应用CAD/CAM、CAPP、ERP、MES、PLM、PCS、BI 等先进技术及软件
工具,并行工程、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协同设计平台。
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重点研究功能安全设计和评估验证关键技术及软件
工具,安全一体化融合技术,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与产品、测试装置及
工具集,安全可用测控产品关键技术等。
5.基础件加工专用装备
重点发展轴承、齿轮、紧固件、链条等基础件加工所需的专用装备。
其中:轴承加工专用装备重点发展套圈高速镦锻机、高精度/高自动化水
平的热碾扩机等锻造成形设备,多工位高速冷镦机、磨超自动生产线等精密
滚子加工设备,粗糙度仪、智能型振动仪等检测试验设备等。齿轮加工专用
装备重点发展机器人高精度减速器摆线齿轮精密制造生产线以及长寿命低
噪声汽车驱动桥锥齿轮绿色高效成套制造装备等。紧固件加工专用装备重点
发展六模六冲智能冷镦成型机等异形紧固件(零件)多工位冷镦机系列产品。
链条加工专用装备重点发展全自动链条装配检测包装生产线,新型腰鼓型滚
子、套筒多工位、高精度冷挤机,异形销轴的加工设备,CVT 无级变速链自
动装配设备,哈瓦链的组装设备,带有预弯功能的新型套筒、滚子卷管机等。
(二)锤炼重器,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水平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十三五”期间,
机械工业一方面要继续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和突破,另一方面更为重
要的是要对已取得突破的重大技术装备千锤百炼,从“能做”向“做好、
做精”转变,进一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国际市场
竞争中脱颖而出。
1.电力设备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点工程需求为基础,加快研制并掌握产业核心技
术和关键技术,统筹技术开发、标准制定、工程化、应用示范等环节,加
速产业规模化发展,做强做精优势领域,率先实现由大变强。
其中:发电设备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及关
键配套设备;全国贯彻落实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
年);配合国家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加快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
机组研制工作;因地制宜开发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大力发展灯泡式贯流
机组、潮汐能机组;突破重型燃气轮机、抽水蓄能机组系统集成设计技
术,特别要在重型燃机热部件的自主设计制造方面取得突破;加快第三
代核电机组国产化工作,开展CAP-1400 机组研发工作,加快核主泵的研
制;发展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和光热发电设备、生物质能发电设备等
新能源发电设备。
输配电设备重点发展完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设备国产化工作,提
高绝缘成型件及套管、操作机构、直流场设备等关键设备和部件的自主化水
平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依托通讯、控制和储能技术,推进智能电网设备发展;
结合国家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研发符合我国国情的农网电器设备。
2.大型石化设备
依托国家重大工程装备自主化示范项目,重点提升大型煤化工、千万
吨炼油设备、百万吨乙烯装备、LNG 装备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和应用
水平。其中:大型煤化工设备重点发展大型煤气化炉及其关键部件、大型
空分、大型循环气压缩机、大型煤浆泵、合成气切断阀与调节阀等;千万
吨炼油设备重点发展大型板壳式换热器、超大活塞力往复压缩机、大型循
环氢压缩机等;百万吨乙烯装备重点发展大型乙烯裂解炉、乙烯制冷压缩
机、丙烯制冷压缩机、裂解气压缩机、300Mpa 超高压聚乙烯压缩机、大型
乙烯低温冷箱组、大型混炼挤出造粒机组等;LNG 装备重点发展低温潜液
泵、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大口径高压低温阀门等。
同时,大力加强30MW 燃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20MW 级电驱压缩机
组、48"~56"大口径全钢焊接球阀、10 万立方米空分及配套的关键设备、
开架式气化器(ORV)、冷剂压缩机组、BOG 压缩机以及大流量原油输油
泵机组等关键设备的推广应用。
3.大型冶金设备
继续加强大型冷连轧机、热连轧机、高速线材轧机、宽厚板轧机等重
大产品的核心技术研发,推进关键零部件及检测装置的国产化,提升自主
品牌的知名度;开展高效、节能、长寿命高炉综合冶炼技术,高效、低成
本洁净钢冶炼技术,在线及热处理控制技术,全流程质量稳定控制技术,
绿色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技术等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发短流程热带钢连铸
连轧技术装备,特殊钢及关键钢材品质提升所需的工艺技术装备,高精度
连轧机无头轧制工艺技术装备,铜合金精密带材轧制装备,宽幅铝箔轧制
装备,轻合金洁净熔炼技术装备,核级海绵锆材加工设备,有色金属新材
料高效选别技术与装备等。
4.大型矿山设备
以高效率、低能耗、高可靠性、绿色环保、智能化为目标,发展大型
矿山成套设备,重点研发现代矿井高效掘进装备、稀有金属深部开采技术
与装备、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薄煤层无人工作面成套装备、大倾角煤
层综采成套装备、千万吨级选煤装备、大型矿山物料输送成套系统、矿山
开采重型关键装备与智能化控制系统、大型智能化矿选装备等。
5.大型施工机械
应用先进的现代分析技术进行疲劳寿命预估与可靠性、耐久性研究,
着力提升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将机械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
传感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等电子技术相结合,提升产品自动化和智能化水
平;重点开发100-1000t 液压挖掘机、100-400t 矿车(含铰接)、900hp-1000hp
履带推土机、7-22t 装载机以及750hp 以上传动件和驱动桥等大型、超大型
施工机械。
6.大型物料搬运装备
重点开发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大型散料装卸运输系统、全自动集装
箱码头装卸运输系统、大运量智能型带式输送系统、大型智能化仓储系统、
额定起重量≥20 吨的重型叉车、集装箱空箱堆高机、集装箱正面吊运机、大
型轨道式堆料机、环保节能型翻车机等。
7.海工装备
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
和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重点掌握配
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技术。系统开展水下生产系统、
控制系统、安防系统、铺管系统等的总体设计技术研究,以及水下采油树、
混输增压泵、脐带缆、水下阀门、水下作业工具等关键设备的研制,初步
形成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的标准体系。重点研发深水大型多功能起重船、自
升式钻井平台、海洋钻机、勘察船钻井包、锚泊式电子信息系统浮台、波
浪艇、自升自航石油工程船等。掌握3000 米水深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
设计、制造、测试与安装技术;实现1500 米水深水下生产系统及关键设备
产业化。
(三)助推智造,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研制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实施,着力发展高档
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等
智能制造装备。
1.高档数控机床
针对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船舶等重点产业发展的
需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制电子信息设备加工装备、高精度工作
母机、航空航天装备大型结构件制造与装配装备、航空发动机制造关键装
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关键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成套加
工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工成套装备及生产线、汽车四大工艺总成生产
线等重点产品及生产线。组织攻关高档数控系统及高性能功能部件提升自
主配套能力,开展数字化协同设计及3D/4D 全制造流程仿真技术、精密及
超精密机床的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技术、复杂型面和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成
形技术、100%在线检测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全面提高数控机床的加
工精度、精度保持性和一致性,推进国产高档数控机床的应用。
2.工业机器人
围绕汽车、电子、轻工、纺织、建材、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应用,
聚焦机器人本体及关键部件、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包等重点方向,以示范
应用为关键突破口,推进国产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重点发展
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等关键部件,
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打通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同时,着力提升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突破新型材料、新型感知、智能控制等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
加快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研制和样机生产。
3.智能测控装置
开发一批高端产品并实现产业化,量大面广主干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指标提高1-2 个数量级,满足工业过程自动化、工厂自动化、环境监测、
食品安全、汽车电子、智能电网、文物保护、重大设施监测、工业物联网
等9 个重点应用领域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要。
其中:智能传感器重点发展流程工业用和离散工业用新一代智能型高
精度传感器,环境监测用气体传感器,生命科学及大健康用生物芯片传感
器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新型视觉传感器、巨磁阻传感器、车用惯
性导航传感器(INS)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和产品;加大传感器后道工艺
装备、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及微机电系统(MEMS)+集成电路(IC)
工艺相融技术研究。突破传感器测量的信息处理技术,智能传感器系统及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面向新型传感器的功能材料技术等核心技术。
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在线成分分析仪、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在线高精
度三维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在线高精度非接触几何精度检测设备,实现智能
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信息采集和质量追溯;重点发展智能执行机构、高参数控
制阀、高精度流量物位等现场仪表,满足流程工业的高端需求;重点发展中
高档实验分析仪器、试验设备,满足重大科研需求;突破智能仪器仪表的低
成本、低功耗、微型化技术,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长寿命技术,集成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集成与制造工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核心技术。
自动化控制系统重点发展具有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功能的高端控
制装备,解决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行业适用性,提高智能制
造自主安全可控的能力和水平,自主研制大规模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高性能可编程控制系统(PLC)、仪表安全系统(SIS)、工控机系统(PAC)、
多功能嵌入式控制器以及大型数据采集与监视系统(SCADA);掌握伺服
系统、减速器、机器手、变频器等通用自动化基础部件级产品的集成应用、
工厂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和成套技术,研制从设计、产品管理、生产调
度到服务为一体信息集成和制造执行系统(MES),形成离散制造业的数
字化工厂解决方案。
(四)服务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为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实现,“十三五”时期,机械工业要重点发展先进高效农业机械、
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服务机器人、高性能医疗设备、
先进环保装备,以及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轻工纺织、制药、消费类电子
等专用生产设备。
1.先进高效农业机械
围绕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发展高可靠性、
先进适用、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高效率的大宗粮食和战略经济作物
主要生产过程全程机械化和全面机械化的高端农业装备,以及农、林、牧、
渔等产业所需的专用生产设备。重点发展200 马力以上动力换挡拖拉机,
配套动力100 马力以上稻麦、玉米、大豆等变量施肥播种机,大型高地隙、
轻型水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精量保值机械,喂入量10 公斤/秒及以上大型
谷物联合收割机、自走式甘蔗收获机和采棉机等高效能收获机械,玉米、
小麦、蔬菜等种子繁育与精细选别机械,以大型粮食节能干燥机械为代表
的节能保质运贮机械,环境精准调控、个体精准饲喂设备等畜禽养殖机械,
智能化、自动化的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等,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转向驱动
桥及电液悬挂系统、导航与智能化控制作业装置等关键零部件。
2.食品加工设备、冷链物流设备和包装机械
围绕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安全、高效节能,重点加强量大面广的通
用共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加强对粮油、果蔬、禽畜屠宰及肉类、乳
制品、饮料等加工技术装备的开发,加强各类食品包装技术及成套装备、
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的开发,加强物流化二次包装技术及智能化立
体仓储系统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高效食品粉碎、杀菌、干燥、分离、洁
净技术及装备,食品产地预冷处理设备,食品冷冻冷藏加工、运输、存贮
及监控设备,大型啤酒、白酒工厂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大型
数字化糖厂及全自动智能生产线,高速PET 瓶生产技术及装备等。
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实施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持续实施汽车产
业创新工程。突破发动机、变速器、电驱动、电储能和电子控制以及整车
轻量化等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自主供应;通过应用新一代增压
直喷、混合动力、低摩擦等技术,不断降低油耗水平。积极发展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初步建成以市场为导
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布局基于大
数据系统的智能化汽车产业链建设,形成车联网应用、信息融合、车辆集
成控制、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搭建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形成新技术创新
的支撑基础,加强自主品牌优势技术的共享应用以及通用技术与部件的联
合批量供应等。发展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相融合的新一代节能与新能
源汽车产品。
4.服务机器人
着眼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求、满足特殊服
役环境的灵巧作业等国家重大需求,注重机器人技术与信息、材料、生物
医学等多学科技术的交叉融合,重点开发医疗康复、助老助残、家政服务、
社会公共服务、教育娱乐等消费服务领域机器人,以及水下机器人、空间
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反恐防暴机器人、能源安全机器人、无人机等专业
服务机器人。
5.高性能医疗器械
加强在可靠性保证技术、健康大数据技术、医用增材制造技术以及健
康互联网技术等关键、前沿技术的科研攻关,发展满足临床更高要求的高
性能医疗器械,实现进口替代。重点发展3T 及以上超导磁共振系统、开放
式超导系统等新型影像设备,高通量临床检验设备、快速床旁检验等临床
检验设备,大型重离子/质子肿瘤治疗设备、图像引导放疗设备等先进治疗
设备,重大疾病与常见病和慢性病筛查设备、健康监测产品(包括可穿戴)
等健康监测、远程医疗和康复设备。
6.先进环保装备
重点发展高浓高盐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装备,污泥综合处置技术装备;
燃煤电厂烟气超净排放技术装备、燃煤锅炉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装备,
烟气阶梯利用技术装备,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治理技术装备;土壤
修复技术与装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环境应急装备;发展水处理用膜,
环保用纳米复合材料,环保型制冷工作介质等。


机械工业“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前 言
机械工业范围广、门类多、产品杂、技术性强、服务面宽、带动作用
大。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标准,机械工业
包括: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
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
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金属制
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10 个大类中的49 个中类中的146 个小类行业。按
行业管理可划分为:重型矿山机械、机械基础件、农业机械、内燃机、机
床工具、石油化工通用机械、文化办公设备、汽车、仪器仪表、电工电器、
工程机械、食品包装机械、其它民用机械行业等13 个行业。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到2014 年底,机械工业规模以
上企业82015 家,资产总额17.74 万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1 万亿元,
利润总额1.56 万亿元,税金总额8438.36 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的22.7%、
19.18%、20.29%、24.08%、17.43%。
机械工业是基础性行业,肩负着双重使命。机械工业在为国民经济各
部门、国家重大工程以及国防安全提供各种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同时,也为
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提供物质保障。
“十三五”是我国机械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制造
2025》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
行列。机械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占全国工
业的1/5 左右。夯实机械工业技术基础,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制
造强国的迫切需求,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保障。为打造机械工业升级版,
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发展与创新,特编制《机械工业“十三五”科技
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 年~2020 年。
一、机械工业科技发展现状
我国机械工业在经历了连续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三期”叠加时
期,市场倒逼机制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机械工业创新能力明
显增强,科技进步效果显著,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
自主研发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为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分别提供了自
主设计制造的77 万kW 级与80 万kW 级大型水电机发电装备,84 万kW
和100 万kW 级大型水电机组实现自主生产,3MW~5MW 级陆上及海上风
电机组投入试运行,研制成功6MW 变速变桨恒频双馈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以及±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1000kV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自主
研发了长距离大坡度煤矿斜井硬岩掘进机、3400 千瓦智能化综采成套设备,
4000 吨级履带式起重机、7500 吨大型全回转起重机、核电站用数控遥控吊
车与360t 核电环形起重机、520 t 冶金起重机,2130mm 冷连轧机、2150mm
热连轧机以及中宽带钢轧机、宽厚板轧机等大型成套技术装备,为国民经
济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装备保障,为我国高铁、核电走出去做出了
积极贡献。
产品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高速/高效/高精、多坐标/复合/智能型、大规
格/大吨位/大尺寸数控机床等一大批新产品相继进入重点应用领域,其中高
精度数控齿轮磨床、高精度/高效/复合数控磨床、多轴控制/精密重型机床、
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度电煤耗比当前国际平均水平低16.3%;特
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设备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型空分设备技术指
标接近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外商在我国境内投资的工业气体项目已开
始选用国产空分设备。国产大马力拖拉机与配套复式作业机具、大型联合
收获机械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履带式起重机、多吊点桥式起重机等产
品的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机“空心化”现象有所改善。5900KW 与6700KW 两大系列核电齿
轮箱分别配套应用于辽宁红岩河核电站与福建宁德核电站。大模数(45mm
及以上)齿轮/齿条等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为重大装备配套。2MW 级及以下
大功率风电齿轮箱、煤矿综采液压支架及其电液系统、大型水轮机组密封、
大型冶金设备AGC 油缸密封等立足国内。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阀门国产化率
达到85%以上,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三代核电的关
键泵阀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二)一些行业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攻克了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基础/共性技术。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技技术
成果,提出了数字铲形轮——展成法理论,并研制出多种型号弧齿锥齿轮
加工机床,破解了大尺寸弧齿锥齿轮加工难题;基于展开线的基本数学思
想提出了直接测量复杂曲面薄壁零件壁厚的新原理,实现了复杂曲面零件
几何厚度及外廓形精密测量。基础制造工艺水平有较大提高,自主研发的
600T 级特大钢锭浇注、超纯净钢锭冶炼、核电大锻件近净成形全纤维锻造、
特厚锻件心部压实和深冷热处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超大型钢锭、
部分锻件的制造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二代半”和“三代”百万千
瓦级核电设备铸锻件和CAP1400 反应堆、大型半组合式船用柴油机曲轴、
大型新材料锻钢支承辊和铸钢支承辊的制造能力,研制出全球最大风电转
子核心部件,成为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6MW 海上风电项目的独家供
应商;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煤直接液化反应器、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制
造技术、筒节直接轧制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化学热处理渗氮、渗
碳催渗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加速融合,设计数字
化、制造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无损检测技术、在线测量技术和加工数值
模拟技术以及面向生产应用的MES 软件、专业化的PLM 等软件初步实现
工业应用。
(三)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
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成功研制了一
批国民经济建设急需、长期依靠进口、受制于国外的高档数控机床,高速
精密大型数控圆锥齿轮磨齿机、开合式大型热处理设备等若干原始创新产
品,以及数控双柱移动立式铣车床、数控桥式龙门五轴联动车铣复合机床、
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超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床、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大
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8 万吨模锻压力机、3.6 万吨垂直挤压
机、大型复合材料构件铺带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和一批高速、精密、
复合、多轴联动数控机床,不仅为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
等四大用户发展提供了装备保障,也助推机械工业迈向中高端。大型冲压
生产线、大型空分设备、发电设备、大型铸锻件等已经具备走向国际市场
的能力。发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节能电机等一些细分领域的产品
技术正在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行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共建设机械
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 家,机械工业重点(工程)实验室11 家。
迄今为止,已建设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重点(工程)
实验室共计218 家;组建了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机器人
产业联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摩托车检测认证联盟,
其中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列入科技部2013 年度国家产业技术创
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新建的机械工业人才培养行业联盟完成了政府委托
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班,开展了行业技能竞赛和工人
科技奖评审等工作,拓展了行业人才培养教育工作领域和渠道。
产业技术进步成果显著。“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累计评出中国机
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889 项,其中特等奖8 项、一等奖139 项、二等奖716
项、三等奖1026 项。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推荐有19 项获得国家科技进
步奖和技术发明奖,其中: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
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00t×125m 多吊点桥式起
重装备,大型石化装置系统长周期运行风险的控制与评估关键技术及工程
应用,重型高速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大型高效柔性全自动冲压生
产线等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油菜联合收割机关键技术与装备,
飞机大型整体结构件测量/加工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等项目获国家技术发
明二等奖。这些优秀的科技成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机械工业科技工作亟待解决的
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基于用户需求或影响/引导主机与重大装备发展的
材料优化及新材料制备、先进制造工艺固化、试验检测和工业性试验验证
技术与装备等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精度一致性与可靠性差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产
品一次合格率、材料利用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与国际
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少,核
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目前,高端数控机床、大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高
铁轴承和传动装置、机器人减速器及伺服控制系统、工厂自动控制系统、
精密测量仪器等对外依存度高。
自主创新体系亟待完善。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体系缺失,基础数据
积累、技术传承及共享不够,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集
成、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交
叉融合越发明显,技术创新的难度和风险日益加剧,加之市场需求疲软和
产业发展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等诸多因素,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抗风险
能力均显不足。
二、形势与任务
当前正值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全球科技创
新呈现出新趋势新特征,实体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是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一轮产业变革为机械工业科技工作提供新机遇
进入21 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不仅推动制
造领域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而且将重塑国际产业分工
格局。在这样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创造出新需求者
将赢得发展主动权。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信息通信技术向市
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智能技术装备和产品层出不穷,不仅加快了
新技术与传统技术、智能型技术与劳动密集型技术的更迭替代,也对生产
方式、发展模式和产业业态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
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机械工业科技发展
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
(二)绿色发展对机械工业科技工作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是“创
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色发展要求机械工业构建高效、清洁、
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一是推行生态设计,加强绿色产品研发,持续
提升生产设备(如锅炉、内燃机、电机、泵、风机、压缩机、电器等用能产
品)的能效水平;二是实现绿色生产,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
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
工艺技术装备,加快推广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
等加工工艺;三是强化资源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
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
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四是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
打造绿色供应链。机械工业是基础性、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必须建立与之
相适用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装备保障。
(三)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给机械工业科技工作带来新挑战
进入后金融危机以来,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工业发
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并充分利用
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加强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力图保持
领先地位。东南亚国家、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利用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劳
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力图后发超越。在发达国家“高端回
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下,我国机械工业利润
空间不断收窄,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未有根本改变。从内部条件看,
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效益下滑、技
术创新动力不足,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
原有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产业转
型升级迫在眉睫。如何依靠技术创新重塑“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和升级,给机械工业科技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四)建设制造强国为机械工业科技工作部署新任务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文件提出了提
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
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
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九项重点任务和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
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五大重点工程,明确将高
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新材
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要实现
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目标,机械工业首先要强,必须坚持创新驱动、
智能转型、强化基础,以提高自主设计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掌握基础关
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瓶颈为重点,部署创新链、配
置资源链,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
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这是“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科技工作的
重要任务,是时代赋予机械工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作为机械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要
支撑,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以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为
发展方向,以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融合为主线,以产品为载体,
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加强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着力夯实产业技术基础;
攻克和掌握重点行业产品核心关键技术,实现在细分领域的技术跨越发展;
加强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合作研究与集成创新,推进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用”紧密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机械工业转型升级
提供支撑,为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0 年,机械工业重点行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一批事关
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工业产品技术
性能、单位物耗能耗指标和环境负荷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具体标志: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的创新型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
1.5%;行业领军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3%。
2、行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
——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高性能基础件与通用部件、大型
及精密铸锻件基本满足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重大装备所需专用材料
制备能力明显提高。
——掌握一批先进制造核心/关键技术。航空航天、发电设备、汽车制
造、船舶制造等四大领域所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自主化率达
到80%以上;国产农机产品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
平均无故障时间提高50%。
——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产品。石化、核电、超超临界
火电、油气集输、天然气液化、煤炭深加工等领域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
上;发电设备、新能源装备、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港口机械、石油钻
采设备等细分领域的主导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
3、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新建30 家左右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盘活现有行业技术研
发、材料检验、产品检测、工业试验与验证、信息与培训服务等科技资源,
进一步完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功能。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营造工人爱岗敬业、技术
人员潜心研究的科技创新氛围,为技术创新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
更加广阔的平台。
四、重点任务
“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科技将紧紧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推进以下十
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发展行业基础共性技术
1、创新设计技术
重点研究:产品结构功能创新设计技术,工业造型设计技术,计算机
辅助设计及有限元设计技术、仿真与虚拟设计技术,全球化分布式协同设
计技术。
2、可靠性技术
重点研究:产品可靠性设计技术,典型产品载荷谱基础数据库,制造
工艺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可靠性数据采集与分析技术,可靠性试验技术,
关键零部件寿命预测技术,结构损伤及整体性能快速在线诊断评估技术,
大型机械结构疲劳预测关键技术,可靠性技术标准与规范
3、工业性验证方法与技术
重点研究:典型重大装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工程、环境适应性、功能安
全和信息安全评估试验验证技术,不断完善轴承、齿轮箱及减速器、液压
基础件、高参数密封等关键基础件的性能、可靠性测试试验及工业性验证
条件,建立先进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性能及可靠性、安全保障等工业性
试验验证平台。
4、基础制造工艺
重点研究: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加工基础理论与缺陷形成机理,制造
过程数值模拟仿真和在线监测及检测技术,柔性制造及新技术与工艺等共
性技术,高速高效加工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微
机电系统(MEMS)以及纳米加工技术,高效精密特种加工,近净成形技
术与装备,高活性金属熔炼、铸造技术,精密体积成形和精密板材成形技
术,精确热处理及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增材制造材料与工艺技术,树脂基
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碳—碳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等。
5、基础数据库建设
重点研究:行业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海量知识资源组织与管理
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知识资源智能检索与挖掘技术。建立健全制造基础技
术数据库,先进基础制造工艺数据库及专家系统,关键零部件基础数据库
和专家系统,仪器仪表可靠性和语义描述基础数据库,传感器芯片材料与
封装材料常用特性数据库,工业信息安全漏洞库和试验验证专家系统等。
6、管理及信息化技术
重点研究:工艺优化与固化技术,产品加工精度一致性控制技术,生
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与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等,推广应用CAD/CAM、
CAPP、ERP、MES、PLM、PCS、BI 等先进技术及软件工具、并行工程、
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协同设计平台等。
7、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重点研究:功能安全设计和评估验证关键技术及软件工具,安全一体
化融合技术,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与产品、测试装置及工具集,安全可
用测控产品关键技术等。
(二)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
1、绿色制造基础共性技术
重点研究:减量化设计基础技术与工具,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技术与
基础数据库,典型机电产品减量化设计技术,可拆卸/再制造/再
生循环设计技术, 系统能量回收设计技术,生产过程能效测评与优化
技术,退役产品可再制造性评价技术,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与规范等。
2、清洁生产技术
重点研究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环境友好型工艺材料,清洁铸造工
艺,伺服驱动和电液伺服驱动节能技术,无害化热处理及表面处理工艺,
环保节能型焊接工艺,绿色切削等加工技术,生产过程有害物治理技术与
装置,全工艺链制造系统能效优化技术,以及机电产品短流程、柔性化技
术,粘土砂、水玻璃废旧砂再生和循环利用技术等。
3、典型产品节能降耗技术
重点研究发展:内燃机节能减排技术,动力系统能量回收技术,电
机系统节能技术,伺服驱动节能技术,工业炉窑高效燃烧技术,燃气轮
机低排放技术,流体机械高效节能技术,大型工程机械节能降噪技术,
大型矿山设备减量化设计制造技术,石油采油设备节能技术, 输变电节
能技术等。
4、退役产品再制造技术与资源化
重点研究发展:汽车、工程机械、煤矿及矿山机械、机床、塑料机械
等机电产品拆解与再制造技术及装备,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技术,逆向物流
系统,内燃机、电动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可再制造性评价、再制造工
艺、性能提升与产品一致性等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退役机电产
品的精细化再利用与高附加值资源化技术,内燃机油改气制造技术,铸造
型砂回收再生技术与装备等。
5、环保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土壤重金属等污染物治理技术与设备,工业废水处理
技术与设备,燃煤电厂脱硫与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技术,大型转炉煤气净化
回收技术,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设备,有机固废集中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技术,生活垃圾机械分选与综合处置技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污
水污泥处理及回用设备,高效曝气机与潜水推流器,河道治理技术与装备,
环境检测仪器仪表等。
(三)着力突破关键基础件与通用件核心技术
1、高速、精密、重载轴承
重点研究:高速精密重载轴承热动力学、接触理论、润滑理论、材料
组织演变及表面完整性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规律、轴承服役性能失效机理等,
电磁轴承、智能轴承等新型轴承的结构及表面形貌设计、轴承界面力学、
纳米级测量、在线监控技术,轴承的设计、制造工艺、润滑、精密测量、
载荷谱与轴承性能评估实验技术等。
重点发展:数控机床主轴轴承,大功率风力发电机主轴及增速器轴承,
轿车用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自动变速箱轴承,新型重载汽车车桥轴承及
单元,重载铁路货车轴承,高速动车组轴承,城市轨道交通用高速轴承,
盾构机轴承,航空发动机轴承,电子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主轴轴承,核电、
冶金、炼化、煤机等重大装备轴承。
2、高效、高承载、轻结构齿轮及传动装置
重点研究:多尺度多场耦合机理与齿轮接触界面力学理论、传动系统
振动噪声的主动控制、新型精密重载环面蜗杆传动、传动系统精度分析和
误差控制技术等,全寿命安全评定与高可靠性设计,高性能齿轮箱摩擦润
滑设计与试验,齿轮抗烧伤、抗疲劳制造技术,高转速高精密行星减速传
动,齿轮热力计算软件等。
重点发展:大型风力发电齿轮箱,盾构机及全断面掘进机齿轮传动
装置,高转速大功率齿轮调速装置,大型露天矿挖掘机和自卸车、农业
机械等用液力变速器,直升机齿轮传动装置,精密机器人减速器,免维
护的汽车自动变速器,高速机车齿轮传动装置,百万千瓦核电站主泵高
速大功率传动装置,无滑差大型多元变速传动装置,微型齿轮及其传动
装置等。
3、高性能液压件及系统
重点研究:液压元件与系统的先进数字化设计、模拟与分析方法,高
功率重量比和高能量密度液压基础件的新结构、新原理和新方法,高端液
压件的结构优化设计与精密制造技术,液压件及系统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
方法、性能评价体系与标准。
重点发展:大型工程施工和农业机械用高压力等级多路阀、高压柱塞
泵与柱塞马达、高效率静液传动元件与系统,舰船及海工装备用高压大流
量液压元件与系统,民用航空用超高速液压泵,石油勘探与医疗装备用微
小型液压元件,车辆液压液力件及系统等。
4、高可靠性密封件及系统
重点研究:高参数机械密封性能分析和预测,复杂工况和极端条件下
摩擦界面的微观参数动力学行为与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密封产品可靠性设
计与验证技术,智能化系统密封技术,高端橡塑密封材料改性技术,非接
触式机械密封可靠性设计、延寿、运行试验等,复杂工况“拟实”模拟测
试方法和装备。
重点发展:大型盾构机/掘进机主轴承密封,大型压缩机、泵用高可
靠性机械密封装置,石油化工用干气式机械密封装置,轿车动力总成系统
旋转密封,节能长寿命汽车发动机油封,清洁能源装备关键密封技术,核
电站用机械密封和柔性石墨密封装置,高速铁路轴承密封,船舶及海工装
备用密封材料与装置,航空航天用密封装置及材料,智能密封系统。
5、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精密仪器仪表
重点研究:重大技术装备安全控制系统,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和成
套技术,高可靠性技术,动态测试与性能评估技术,智能仪器仪表光机电
软可靠性综合建模理论与方法及标准,高端智能测量仪表设计与制造关键
技术,复杂工业测量仪表在线标定技术,在线分析仪器小型化技术,大型
装备制造在线测量关键技术等。
重点发展:自动化解决方案和个性化的自动化服务系统,面向压力和
质量流量测量仪表的在线批量化标定装置,适用于多品种量大面广智能仪
器仪表的关键部件集成芯片,智能压力、流量、物位仪表,小型化、微型
化在线分析仪器,现场级虚拟测量仪表,工业设施故障诊断技术及专用仪
器等,高分辨率的三坐标测量仪器,工业现场级专用网络诊断仪器,应用
于恶劣情况下的特种执行机构和控制阀等。
6、新型传感器及电力电子器件
重点研究:传感器智能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传感器材料制备、电
子电路设计以及微型化和低功耗技术,传感器设计、制造和封装技术,电
能转换与控制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检测技术等。
重点发展:光纤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智
能传感器,MEMS 传感器及MEMS+IC 工艺相融技术,新一代智能型光电
传感器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大功率电力电子成套装置,高压大功率
全控器件(IGBT),超级电容器,大功率电力电子实验监测装置,励磁系
统用直流灭磁开关和可控硅整流器件, 适用于恶劣环境的高抗扰电气安全
保护器件等。
7、精密模具
重点研究:高可靠性长寿命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在线检测和数字化调
试技术,模具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软件,大型及精密冲压模具、大型及
精密塑料模具、大型精密铸造模具、高等级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设计制造
技术,高档模具标准件生产技术等。
重点发展:汽车轻量化制造所需(超)高强钢板冲压模具,纤维增强
及多料多色注塑模具,轻合金压铸及铸造模具,D 级轿车覆盖件成套模具,
塑料异型材共挤及高速挤出模具等其他大型、精密、多功能模具,高速多
工位级进冲压模具,精密高效注塑模具,高档模具标准件,智能化模具和
模具集成制造单元等。
(四)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与基础装备
1、数控机床
重点研究:全数字控制和伺服驱动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多轴联动
切削加工技术,动态误差补偿技术,自动测试和无损检测技术,可靠性设
计与试验技术,智能机床技术等。
重点发展:精密车床及车削中心,车铣复合机床,高速精密立/卧式加
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复合龙门镗铣床,精密镗床,数控精密磨床,
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精密电加工机床,高档重型金属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
高档特种加工机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医疗器械制造等专用机床,智能
机床及智能制造系统等。
2、基础制造装备
重点研究:硅固溶强化铁素体球墨铸铁制备技术,大型、薄壁、高温
镍基合金精密铸件的控形控性技术,铝、镁、钛等轻合金铸造工艺,高温
合金定向和单晶铸造工艺,大型整体构件近净成形技术,汽车覆盖件成形
技术,高压真空、连续式真空热处理、少无氧化变形控制热处理技术,大
型铸锻件与复杂结构件热处理工艺,高性能表面改性与强化技术,焊接过
程模拟与仿真,高性能环保型粘结、纳米胶粘结技术等。
重点发展:外热风水冷长炉龄冲天炉,大功率高效快速节能感应熔炼
设备,自动制芯系统,专业化抛丸清理设备,半固态铸造设备,纯净金属
形核铸造设备,铸造过程在线检测设备,工业CT 机,关键基础件处理工艺
与装备,新型热处理及表面改性成套工艺技术装备,增材制造工艺与设备,
柔性生产线成套技术装备,铸造、锻压、热处理与表面处理、焊接、涂覆
等基础制造工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
3、核心功能部件
重点研究:高性能运动控制、伺服驱动技术,工艺应用软件,自动化
编程技术,主要功能部件优化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性能评价技术,数
控系统智能化技术。
重点发展:高性能数控系统,高速高精度主轴单元,高速电主轴,直
线电机、力矩电机,伺服动力刀架、大型刀库及高速换刀机构,高速/高精
度数控转台,复合摆角铣头,高速/精密/重载滚珠丝杠及直线导轨,高精高
效高可靠性刀具及工具系统,高速、重载、精密磨具及超硬磨料磨具,数
字化精密量具和量仪及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等。
4、工业机器人
重点研究:具有视觉、触觉、力觉的智能化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技术,
多机器人协调作业技术,人机协同作业技术,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仿真
设计技术,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和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技术。
重点发展:锻造操作机,铸造、焊接/切割、喷涂、搬运、打磨/抛光、
钻铆、装配等工业机器人,在线检测机器人,极端工作环境下作业的特种机
器人,高精度减速机、机器人控制系统、交直流伺服电动机及驱动器、末端
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加强与汽车、家用电器、化学及塑料橡胶、食品饮料、
金属加工等行业的系统集成与合作开发,提升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能力。
(五)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装备
1、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百万千万级三代核电核岛关键设备的设计技术,核电
常规岛主辅机设备关键制造技术,实时监测和产品寿命预测技术,核电设
备实验验证与安全性鉴定及评价技术,消化吸收AP1000 核电机组关键技术
与装备,CAP1400 成套技术装备等。
2、清洁高效火电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准东煤、新疆钠煤、褐煤等劣质煤清洁高效燃烧技术,
清洁高效、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及关键配套设备,劣质煤燃烧锅炉,
60 万千瓦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高效率二次再热超超临界锅炉,
1000MW 等级汽轮机组,300MW F 级、H 级重型燃气轮机产业化技术,大
容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超临界混合工质高参数一体化循环发电技术,
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阀门、超(超)临
界汽轮机组主蒸汽阀等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满足高可靠、高效运行要
求的高压锅炉给水泵,主循环泵、凝结水泵、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
及高参数阀门等。
3、大型水电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1000MW 级大型水电机组及空冷蒸发冷却技术,大型
贯流、超高水头和可变速抽水蓄能、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技术,大容量潮
汐水轮发电机组成套装备,潮汐机组双相不锈钢过流部件的制造及防腐防
污技术等。
4、其他新能源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高风能利用率风机设计制造技术以及试验技术、标准
与规范,风力发电并网控制系统关键技术,2.5MW 及以上双馈、直驱、半
直驱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成套设备,10MW 海上特大型风电机组关键技术,
太阳能电站设计、组件制造技术,太阳能发电长寿命高可靠性试验测试、
评估、技术标准与规范,发电量预测技术,光伏组件制造装备和试验装备,
光热发电技术与装备。
5、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及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及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智能输变电、配电关键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
源变换与控制技术,±1100kV 特高压直流、1100kV 特高压交流大容量成套
技术,±800kV 6250A 特高压直流对应的大容量设备技术,针对西南水电等
运输困难地区应用的解体运输、现场组装式大容量输变电设备,超高压变
压器、超高压开关设备传感技术及其装置,智能变压器、开关等智能设备
及组件、配电网系统,用户端智能电器,能源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和设备,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设备。
(六)全力助推重大成套装备向高端发展
1、大型石化成套技术与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百万吨等级乙烯“三机”(裂解气、乙烯、丙烯压缩
机),高速撬装往复式压缩机组,大型往复式压缩机,超高压乙烯压缩机,
大型多列迷宫压缩机,大型工艺螺杆压缩机,年产50 万t 以上合成氨配套
压缩机组、合成氨高压甲铵泵、液氨泵,耐蚀耐磨隔膜泵等;大型硝酸“四
合一”透平机组,乙烯裂解装置的急冷油/水泵、低温乙烯泵以及千万吨级
常减压装置中的高温油泵、油气混输泵,大型风洞压缩机,大型压缩机组
和大型泵组(1000kW 以上)减震降噪关键技术,大型往复压缩机运行状态
监测和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生产废气回收再利用
的高性能大型压缩机成套技术与设备等。
2、石油天然气集输与液化关键技术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500 万吨/年LNG 装置用混合冷剂离心压缩机,高压板
翅式及缠绕管式换热器,挥发气(BOG)压缩机,低温潜液泵、低温阀,
长输油管线油泵,天然气长输管线全焊接球阀与抗高硫天然气集输工程用
高压阀门,乙烯、天然气液化装置用低温球阀,长输管线30MW 及以上燃
气轮机驱动压缩机组,20MW 及以上电机驱动压缩机,高压气驱采油工艺
用大型撬装高压压缩机(50~60MPa),2000 千瓦以上大流量、高效管道
输油泵,天然气长输管线球阀,输油管线DBB 旋塞阀及输气管线带润滑旋
塞阀、输油输气管线高压止回阀、反吹阀等,天然气减压膨胀机组。
3、冶金可循环生产流程关键技术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短流程热带钢连铸连轧技术,烧结余热、高炉煤气余
热余压回收与热能综合利用技术,高炉、转炉、焦炉等煤气发电以及利用
蒸汽轮机驱动技术;高炉鼓风能量回收机组(BPRT 机组)、烧结余热能量
回收机组(SHRT 及STRT 机组)综合利用及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与装备;
大型高炉用离心鼓风机(大型高炉用轴流鼓风机)、高炉顶压与烧结余热
能量回收联合发电技术与装备;基于螺杆、蒸汽透平膨胀和液力透平的工
业过程余热、余压回收与余能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4、煤化工成套技术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特大型(8 万~10 万m3/h)空分设备,大型气化炉(8
万m3/h 及以上)大型中高压氧气压缩机、低温泵、低温阀等设计制造技术,
煤化工用镍基合金耐磨蚀阀门、氧气阀等设计制造技术,海洋环境下的低
温空气分离、常温气体分离技术与装备,空分设备精准性、精细化、安全
性设计技术与工程成套技术,空分设备能效评估与节能降耗技术等。
5、大型矿山及煤矿综采成套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大型矿山及煤矿综采成套设备的高效能、高可靠性、
延寿设计技术,装备状态在线监测与剩余寿命评估技术,效贫杂矿处理成
套技术,大型矿用挖掘机、刮板输送机关键技术,大型露天矿半连续开采
成套设备关键技术与装备,3000~10000t/h 超大能力移动破碎站关键技术及
装备,超大型振动筛分技术与设备,32m3 大型矿用液压挖掘机等。
6、高效节能、减排技术与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冶金行业工业过程烧结余热、高炉煤气余热余压回收
与热能的综合利用技术,高炉、转炉、焦炉等煤气发电以及利用蒸汽轮机
驱动技术与装备,大型高炉用离心鼓风机、高炉顶压与烧结余热能量回收
联合发电技术与装备,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回收再
利用的高性能大型压缩机成套技术与设备,螺杆、蒸汽透平膨胀和液力透
平等工业过程余热、余压回收与余能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煤层气、页岩
气的回收利用技术与成套机组,燃煤电站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钢
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与装备等。
(七)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型汽车
1、新能源汽车
重点研究发展:动力蓄电池系统技术,超级电容器技术,驱动电机技
术及车辆相关附件的节能技术,代用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充电和燃
料电池电动汽车、清洁燃料汽车、气体燃料汽车关键技术和产业化技术。
2、高效洁净内燃机
重点研究发展:高效洁净内燃机技术,代用燃料发动机系统匹配、高
稳定性燃料制取技术,电控柴油机总体设计匹配技术与设计平台,共轨系
统、自处理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技术,气体燃料燃烧喷射技术及控制系统,
燃油系统、汽油机直喷技术等。
3、关键汽车零部件
重点研究发展: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
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
件技术。
4、整车设计、开发与轻量化研究
重点研究发展:高强钢、塑料、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应用技术,热塑
性和热固性复合材料生产技术,不同材料连接技术等汽车材料技术及加工
工艺关键技术,整车集成与匹配技术,车身设计等关键技术,汽车板材精
整技术,大型拉伸设备关键技术等。
5、汽车电子技术及安全技术
重点研究发展:动力总成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总线控制技术,底盘及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变速器控制技术,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
主/被动安全控制系统,主/被动总架系统,车载网络和信息系统等。
(八)加快发展先进和高端农机装备
1、农田基本建设关键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全自动换档和无级变速技术,300 马力以
上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200 马力以上橡胶履带拖拉机,节能环保中型
拖拉机,高效节水型排涝灌溉设备,沼气除料设备,农村安全饮水净化设
备,南方丘陵地带专用中小型农机具等基本建设装备,高效节水智能喷灌
机械化装备技术,统防统治高效环保机械化施药装备技术等。
2、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机械
重点研究发展:播种、植保、收获等作业智能控制技术,新型自动秧
苗移栽机,少免耕联合耕整复式作业播种施肥机组,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
机,新型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通用型不分行玉米联合收割机,棉花
种植打顶机,自走式采棉机,轴流式油菜联合收获机,甘蔗整秆联合收获
机和甜菜收获机,全液压驱动稻麦联合收割压捆机等。
3、草原生态建设和畜牧业机械化成套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草原生态改良及人工草场建设设备,人工种植草场全
程机械化设备,太阳能烘干牧草设备,多功能牧草免耕精少量播种机,多
功能牧草种子采集收获设备,智能化牛奶集约采集及综合管理系统,草食
动物全日粮制备与饲喂系统,羊绒采集设备,退耕还林地灌木收获关键设
备,沙生灌木收贮关键设备等。
4、农副产品安全生产与精深加工关键设备
重点研究发展:粮食作物(含小杂粮)、油脂、乳制品加工的清洁
生产工艺与装备,果蔬保鲜与加工、禽畜屠宰与肉类加工、水产品保鲜
加工技术与装备,大型全自动制糖、软饮料、酒及含酒精饮料自动化生
产线等。
5、其他
重点研究发展:节能减排低速大扭矩农用发动机技术,清洁燃料与新
能源农用动力技术(天然气发动机和电动拖拉机整机),小缸径、高转速、
低油耗、低排放紧凑型柴油机及其附件技术(果园、园艺及水田动力机械),
农用动力机械控制系统功能安全性技术等。
(九)大力提升工程机械自主创新能力
1、大型施工机械
重点研究发展:大型工程机械总体设计与系统集成技术,刀盘及驱动系
统、推进系统、支撑系统、刀具、出渣输送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液压控制、
冷却及通风系统技术,岩石隧道TBM 掘进机,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机。
2、混合动力装载机/挖掘机
重点研究发展:油液混合动力、油电混合动力及动力耦合控制技术,
工程机械产品远程在线检测技术,电混系统能量平衡高效管理技术,超级
充电技术;发动机/蓄电池混合动力叉车,锂电池、氢燃料电池驱动叉车,
混合动力推土机,油电混合动力装载机、挖掘机,静液推土机、装载机、
挖掘机,具有Ⅳ阶段发动机或LNG 发动机的装载机、挖掘机、起重机、压
路机等。
3、大型核电、风电等工程物料搬运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核电PMC 燃料装卸与贮运系统、第三代核电站用环形
起重机,海上风电设备安装特种起重机,公路、丘岭风电专用起重机运输
设备,网络化带冗余的高可靠电气部件以及电气系统,恶劣应用环境下的
电气部件及整体可靠性验证方法,适用大型核电、风电等工程物料搬运装
备的电气安全保护技术等。
4、特种工况施工装备
重点研究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可靠性设计技术,虚拟样机评
价体系,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控制以及按指令执行功能的工程机械数
字化设计技术与标准,适用中小城镇、新农村用工程机械产品,高寒、高
温、高海拔、风沙、盐雾、高辐射、沼泽、雪原等极端环境下工程机械成
套系列产品,满足欧美高端市场排放法规StageⅣ/Tire4f要求的工程机械产
品,大型和超大型土方机械和非公路自卸车,具有机器人属性的工程机械。
(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与服务体系建设
1、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
等重点领域,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及先进适用
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升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企
业的经济效益。
加强技术优化与固化工作。提高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建立技术与标
准协调发展机制,适时地将先进适用技术纳入到企业的技术标准中。引导
大型、骨干企业成为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的主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努力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骨干与核心力量,提高由我国为主制定的国际
标准的比重;加强产品认证制度,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和产业优化升级。
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鼓励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
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改善研
发及中试设施条件,提高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
分级研究机构及企业技术研究院,逐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技术蜕变。
2、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机械工业共性技术研发体
系,进一步规范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运
行与管理,推动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为
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继续推进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重点(工程)实验室建设,在具备条件的领域新建一批行业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鼓励制造企业与用户、科研院所、高等
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联袂推动行业关
键共性技术研究。支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社会化科技服务机构,为企
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专业性技术服务。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基于利益相关方共赢的产业协同创
新机制,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公
共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行业共性技术、基础数据库服务平台建设,跟
踪分析工业发达国家机械工业科技发展新趋势、新特点,为政府宏观决策
提供参考依据,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最适服务。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盘活现有检测实验信息等科技资源,布局一
批第三方公共检测实验平台,开展产品强化实验、可靠性和寿命测试试验、
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基础材料检验等共性技术服务和数据分析,建立健全
机械工业质量检测体系、计量测试体系、机电产品安全性能及可靠性检测
及评价体系。发挥生产性服务机构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等
服务功能,支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
力,促进有关产业集群的发展。
五、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与协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规划》实施,建立分工协作的共同推进
机制。
1、建立共性技术协商机制
加强对机械工业发展中技术瓶颈的调查研究,建立完善行业创新平台、
行业协会、学会的沟通与信息渠道。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组织凝练问
题、形成共识,反映行业技术发展诉求,力争将机械工业的共性技术、关
键技术需求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中,统筹规划,合理部署。
2、建立共性技术合作研究机制
定期举办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交流活动,跟踪产业竞争前技术发展
动态,及时预判、科学谋划,为政府制定产业科技政策提供决策参考。集
中机械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重点(工程)实验室、绿色
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创
新联盟、中国汽车摩托车检测认证联盟等科技资源,组织行业共性技术关
键技术攻关。各行业协会间要加强交流,提高为企业新产品开发、工艺技
术创新、科学管理的咨询服务能力。
(二)探索共性技术稳定投入机制
针对机械工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共性技术研究载体缺失
问题,建议国家组织实施“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并设立“产业
共性技术研究专项资金”,形成机械工业共性技术稳定投入机制。同时,
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机械工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逐步形成多元化的
机械工业科技投入体制。
“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机械工业共性技术研究,
关键基础零部件和行业重大技术与关键技术攻关活动,以推动由中国制造
向中国创造的蜕变,由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蜕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的蜕变。
(三)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合作研究
建立起有利于机械工业科技发展的人才选拔、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
对现有技术开发人员、工艺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提高就业
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推动高层次技术开发、管理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
设,积极引进人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海外学者和华裔科技人员回国参
与机械工业科研和重大技术项目开发工作;鼓励国内研究机构、高等院校
的科技人员参加企业技术开发或指导,逐步形成一支精干、高水平的机械
工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吸引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在国内建设高水
平的先进制造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运营中心,不断提高机械工业企业管
理、市场开拓、人才培养能力。鼓励行业协会、有关企业开展国际技术交
流活动,了解先进制造技术最新动态,增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开发;支持
引进具有市场潜力和潜在竞争优势的先进技术、知识产权、关键零部件和
设备;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活动、设立研发机构。
机械工业“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
一直是行业发展当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基础
条件之一。广大消费者、各级领导历来十分关注。
从2001 年到2015 年,机械工业连续研究制定了行业质量发展的三
个五年规划,制订了相应的发展要求和措施建议,实施效果比较显著,
基本实现了各阶段的既定目标。“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产品质量有
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产品质量、品牌仍然还有明
显差距。
结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当前行业质
量发展实际及行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围绕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具有
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发展,行业质量工作将围绕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提高
产业的水平和效益的工作重点,从品牌建设、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产品质
量检测、产品认证进展、产品可靠性指标、群众性质量活动、产品质量信
誉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行业“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我国机械工业已具有较坚实的基础,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主营业务
收入22.98 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20.83%,实现利润1599 亿元,占全国工
业的25.16%。目前我国机械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近9 万家,从业人数2200
多万,约占全国工业从业人数的20%。
2015 年以来,机械工业经济运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
的经济下行压力,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利润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
入,凸显了行业形势的严峻。未来五年,为确保机械工业的稳步发展、结
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取得更大成效将是质量工作的重点任务。
(二)我国机械工业质量发展的成就
“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为:
(1)不断开发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使产品满足度不断提高;(2)产品
的可靠性、一致性不断完善,和国际生产水平的差距不断减少;(3)形
成了一批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4)重大关键产品
的国产化率,国内提供比例不断提高,充分证明了我国在重大项目、重大
任务方面所提供的装备在质量上得到了用户的认可;(5)初步形成了机
械工业的质检体系和服务平台;(6)企业生产对先进的国家、国际标准
采标率大幅提升。
1、重点领域产品技术质量稳步提升
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我国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品种自给率已超过
80%,开始转变我国先进装备主要依靠进口的被动局面,对国民经济重点领
域的装备支撑能力大为增强。
电力装备: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进入世界前列。
基础机械: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已能达到
1.5 万小时以上,整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到900 小时以上,与国际先进
水平的差距有所减小。开始批量进入市场。
汽车:产品基本能满足用户需求,部分汽车产品质量已达到或接近国
际同等水准。
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高速发展,已完全满足国内需求;大中型拖拉
机产量迅猛增长,已进入世界生产大国之列。
工程机械:经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研究,新开发产品的技术水平
和质量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一部分产品已成为国产名牌产品,
并已经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
2、产品抽查合格率稳步上升
“十二·五”期间,机械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基本保持在90%以上,
比“十一五”提升了近10 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基本稳定并呈上升态势,重要基础件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农机及其配件产
品质量尚不太稳定,产品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质量研究成果丰硕
“十二·五”以来,行业先后开展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我国机械工业
中的应用研究》、《风电设备产品质量检测评价的体系研究》、《推进行业协
会与产业集聚区域合作发展的研究》、《关于规范电缆市场的措施研究》、《机
械工业品牌战略推进体系研究》、《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研究》、
《机械工业质量强国战略研究》、《机械工业产品认证工作国际互认形势分析
及政策研究》、《机械工业行业质量准入评价的研究与建议》、《机电产品检
查机构认可领域分类研究》等十余项质量相关课题的研究,形成了《关于促进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机械工业产品质量提升途径》、《机
械工业(电线电缆)生产项目质量安全评价细则》、《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
评选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和指导行业质量工作开展。
4、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以来,机械行业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已
有188 家企业的优质产品获得“中国机械工业优质品牌”称号,已认定38
个产业集聚区域品牌。已有26 家机械行业企业获得“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
范企业”称号,11 家机械行业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被评选为“全国质
量标杆”,7 个机械类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
位。另外,行业还积极推进本行业的优质品牌、优质产品、诚信企业等评
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机械行业质量品牌水平提升。
5、群众性质量活动成果丰硕
在机械工业企业中普遍开展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得到了国家、企业和
用户的高度重视和认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二·五”期间,机械工
业共有70 个企业获得“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奖",549 个企业获得“全
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1442 个班组荣获“全国机
械工业优秀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5762 多个班组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优
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28 家企业被评价为机械工业质量诚信企业。19 家
企业被评价为机械工业AAA 级诚信企业。
(三)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产品质量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机械产品质量仍然有明显差距。一是国内产品在性能、功能
上基本能够达到国家及行业标准,但发达国家仍占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关
键零部件和配套件产业发展滞后,部分关键技术及零部件仍主要依靠进口,
成为制约行业质量提升的瓶颈;三是在质量安全、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仍存
在明显的问题,制约了我国装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机械工业质量管
理的理论、理念引进较早,但在应用实践中发展不平衡,滞后的现象仍比
较突出;五是中国品牌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弱势,仍是“制造大国、品牌
弱国”。
机械工业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当前
我国机械工业行业仍存在的突出的问题:产品结构很不合理,高端产品较
少、核心技术缺乏,高端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主要靠进口;中端不强,自主
品牌优势不明显;低端产能过剩,市场低价竞争显著。产品的一致性、稳
定性、可靠性差,产品品种不全,成套性差。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主导性较少;产业集中度低,中小规模企业居多,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少。
二、面临的形势
纵观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制造业再次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而
质量品牌则成为扩大市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我国作为世界制
造业大国,其产品质量品牌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挑战
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以质量品牌重振制造业的势头强劲,各工业发达国
家和主要经济体,纷纷将振兴制造业纳入国家战略。美国通过“制造业促进
法案”、“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大力支持创新制造工艺、先进工业
材料和机器人技术研发,建设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核心的法治环境。通过政
府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引导质量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应用,重视质量人才的
培训与发展;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旨在依靠科技创新、树立国家品牌、
发扬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神,以及重视技术标准、重视产业工人的职业化、促
进精英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确保“德国制造”出口全球第一,以占领未来制
造业高端;英国斥巨资支持创新制造中心建设;法国提出要将其工业占欧
盟工业附加值比重从2010 年的13%增至2015 年的15%;日本政府通过了
“机器人新战略”,把提高质量继续作为全民行动,鼓励企业推行全员参与培
训和改进行动,注重供应链管理和提升整体效率,采取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
方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新兴经济体国家巴西、印度也相继公布了《工业
强国计划》、《国家制造业政策》,旨在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目前,随着互联网、高科技、大数据、虚拟制造信息技术与实体制造技
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与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提
供了快速通道。工业发达国家以科技创新和质量品牌的竞争优势,维护其产
业霸主地位的势头咄咄逼人,加之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加剧了市
场竞争的残酷性。代表国家经济实力的质量品牌间的新一轮竞争已呈白热
化状态,形势逼人。
二是质量品牌已成机械工业由大变强的当务之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
重要组成部分,全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基本在21%左右。
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继续保持了大国地位,但大而不强矛盾突出,主要是产
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低端过剩,高端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质量性能和稳
定性、可靠性差,知名品牌缺少,外向型经济水平较低等。特别是关键核心技
术对外依存度高,基础薄弱矛盾突出。90%左右的大型优质铸锻件、95%的
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和几乎全部的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发动机依靠
进口。产品使用寿命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30%-50%,技术水平相差15 年以
上。生产工艺及基础装备落后,废品率相比发达国家高出5%-10%,综合能耗
是工业发达国家的2 倍,电机运行效率平均比发达国家低10-20%。高精、高
效及高速的一些装备严重不足,模具加工在线测量和计算机辅助测量及企业
管理的差距在10 年以上。从品牌来看,在世界500 强中,中国品牌占有29 席,
中国大陆企业连续13 年未能进入全球100 最佳品牌阵营。机械产品中具有
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状况,与我们的制造大国地位极
不相称。
当前,我国机械工业许多产品体系仍停留在解决有无生产能力的问题上,
许多企业还没有把质量品牌列入自身发展战略。攻克制造业质量难题,日本
用了十年时间,韩国用了二十年时间,而中国用了近三十年时间,质量仍是制
造业的“软肋”,仍是困扰发展的重要瓶颈。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科学技
术日新月异和制造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不加
快转型升级,尽快改变机械产品粗制滥造和“低档货”的形象,实现机械工业
由大变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存在的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
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
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推动中
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
转变”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也做出了“要打牢实体经济根基,必须要
强化质量品牌建设”的重要批示。这些都给质量品牌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
的方向,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为质量工作提供了机遇。《中国制造2025》
是强国战略“三步走”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到2025 年要初步形成
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制造业质量竞争新优势,实现中国速度
向中国质量的转变;涌现一批品种齐全、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产品;创
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影响力大的知名品牌;拥有一批技术先进、
管理卓越、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企业;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符合“两
化”融合方针的质量管理新模式;营造一个法制健全、公平竞争、优胜劣
汰的市场环境;培育一支支撑质量发展的质量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的产业技
术工人大军;形成一个人人追求高质量、人人享受高质量的社会氛围。突
出强调了质量兴国、品牌强国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清晰勾画了实现的目
标和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适应新常态,实施质量品牌战
略、提质增效升级的具体举措和要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加快
搞好机械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对质量提升做出了一系列的安排的和部署。围绕质
量提升,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当前质量工作的重点做出了明确部署,提出
了涉及质量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管理制度和先进标准、以质量提升推动品
牌建设、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和防范、强
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专
项行动、充分发挥质量基础作用(充分发挥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
验检测的质量基础作用)等质量重点工作,是“十三·五”行业质量工作
开展的重要抓手。
三、“十三·五”质量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
围绕经济新常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质量强国战略,为深入推动实
现“三个转变”,保障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实现“中国梦”,
以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和品牌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国家和行业“十
三五”系列规划的要求,全面提升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
四、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产品的质量监管机制、行业规范和退出机制
等进一步完善,保障工业经济健康发展的质量工作体系初步形成;质量法
律法规体系、质量诚信体系和工业产品标准体系等更加健全;一批公共技
术服务平台和工业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价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促
进产品质量提升。
产业质量素质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
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和技改经费比重达到5%以上;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
有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
变,质量竞争力显著增强;
品种开发取得实效。工业产品的品种更加丰富,能够满足生产、消费
多层次需求;规模以上企业的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5%以上,质量水平迈上
新台阶,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100%。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一批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良好的
品牌稳步发展;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超过70%。
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取得成效。通过实施若干个重大质量专项和重点工
程,重点领域的产品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
质量安全形势明显趋好。售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消费者投诉明显减
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二)具体目标
主要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产装备国内
市场满足率达到90%;主要产品90%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
生产,产品售后服务与国际接轨。基本解决重大技术装备的关键质量问题,
可靠性显著提高,关键技术产品的安全性、经济性指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
水平,产品品种的40%以上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数控机床、重要基础
件、内燃机等重点产品的可靠性、平均寿命显著提高。国家重点产品可比
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争取到
90%左右,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培育3000 种以
上品牌产品,完善质量保证制度和用户服务制度,根本上改变产品质量形
象。重点培养30 种世界级产品品牌和20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
评价推出300 家质量诚信“AAA”级企业。
五、重点任务和措施建议
“十三·五”机械工业质量发展规划主要工作仍将围绕加强机械工业质
检工作体系、机械工业计量工作体系、机械工业品牌战略推进体系、机械
工业质量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开展,并大力推进机械工业诚信体系建设。
(一)重点任务:
1、推进和改善质量环境,贯彻落实质量法规。加强质量调研、质量状
况分析,提出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研究提出产品产业政策及企
业准入制度政策建议。研究提出现行质量监管措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2、开展质量兴业活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
领导同志就加强质量工作的批示和国家有关部委对质量工作的要求,结合
行业质量工作实际,大力倡导开展“质量兴业”活动,指导和帮助业内企
业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力,提高行业
整体素质。
3、加强品牌建设。培育和推进行业优质品牌产品和名牌产品,提升行
业产品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认定工作,促
进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4、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行业自律规约,积极配合国家政府部门加
强监管。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创建行业诚
信氛围。建立行业红黑榜公示制度。
5、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加强行业第三方检测、计量、认证体系及公共
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质量技术评价实验室,开展
重点产品的可靠性攻关和研究工作。建立完善重点行业质量跟踪和预警机
制。重点支持并组建一些具有较强综合检测能力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
检测集团(联盟)。推行产品质量等级认证,倡导优质优价。
6、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质量提升力度,围绕重点产品
达标、质量品牌战略等开展工作,通过制造升级,技改、技术攻关,提高
可靠性,提升产品质量。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
台,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
7、提高企业质量主体意识,推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及理念,健全企
业全过程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8、开展标准宣贯、对标、产品达标验证及备案工作。争取主要产品按国
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等品率显著提高。
9、大力培养质量人才,认真开展质量培训教育,提高机械工业各类审
核人员及认证人员的技术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普及质量法律、
法规知识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提高质量
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教
育,积极开展职工劳动技能培训,培养从事质量工作的人才。建立和完善
行业质量管理培训机构,实施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和培训。
10、支持和参与国家及群众性质量活动。群众性的质量活动是机械工
业健康发展和企业生产力提高的坚实基础。我国机械工业开展群众性质量
活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开创新的内
涵、新的形式、新的目标。要不断增强质量创新,加强职工注重创新能力,
提高班组技术水平和革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都有积极
的推动作用;将创名牌,培育名牌的工作,作为群众性质量工作的重要内
容;通过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对用
户服务的水平,并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二)主要措施及政策建议:
加强行业质量工作,对振兴我国机械工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实
现“十三·五”机械工业质量发展目标,提出以下措施及建议:
1、引导加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目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低,加速建立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行
业自主创新体系,尤为重要。机械行业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主要是靠仿
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储备少,企业无能力开发共性基础技术,更
谈不上前瞻性技术,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仅能维持本企业的产品生产,靠
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是不可能产生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的,尤其是前瞻
性技术。为迅速提高行业总体水平,必须建立行业共性基础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共性基础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行业信息服务平台、行业工程技术
应用中心、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
2、争取专项资金,加强可靠性研究,消除早期故障率,提高产品内在
质量和使用寿命
大力加强可靠性、集成可靠性和核心技术的细节研究;研究提高可靠
性,解决早期故障的方法;研究解决保证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质量的
方法。建议国家通过专项,在重点关键产品领域开展可靠性研究,并制定
完整的可靠性检验办法和工作细则。
3、以行业科研院所为基础,设立机械工业质量提升专项工程,加强质
量基础技术研究和应用
多年来,行业发展受到“重主机、轻配套”,“重设计、轻试验”,
“重加工、轻工艺”的思维方式影响,工艺和试验研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且随着科研院所的改制,原有的科研技术队伍流失严重。建议以行业科研
院所为基础,设立机械工业质量提升工程专项,专项应涉及:①检测技术、
可靠性认定技术等级出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科技专项;②在技术改造中设立
提升质量示范工程的专项,对有代表性的企业或机构进行专项支持。
4、加强检验检测、计量、认证等基础工作,为产品质量提升和技术进
步提供保障
加强企业自身检测能力建设,把好零配件采购和出厂质量关。行业企
业近年来,购进大量的加工设备,而忽视试验检测设备的更新,检测手段
比国外著名企业落后近20 年,大部分相当国外90 年代水平。试验项目与
国外相比也差得多,产品不经过充分的试验,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因此,要增加试验检测设备的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才是有本之源。
加强第三方检测、计量、认证能力建设,加强市场质量监督,提升产
品质量保障能力。加快重点检验机构建设,着力提升重点监管领域产品质
量检验能力。重点开展机械产品的检测研究,围绕产品质量热点和难点,
紧跟国际科技潮流,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法,检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加快节能产品、安全防护产品、环保产品、战略新兴领域产品的检验能力
建设,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研在提升检验能力方面的作用,以质
量监管重点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走自主研发与引进吸
收再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整合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检测集团(联盟)。鼓励检测机构
以联合、重组、兼并等多种手段,整合现有产品质量检验资源。着力在行
业中培育3-4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检测集团(联盟)。
5、加强质量基础技术研究
加强对质量保证所需的检测、标准、技术、计量等研究和应用,引导
国家、行业、企业及相关研究院所开展技术攻关,设立专题专向,特别是
加强对可靠性技术以及可靠性实验室认定方法的研究。加强质量检测能力
建设,提高检测水平,完善认证体系及制度。
6、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做大作强,突出产业集群效应
利用国家政策,引导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新工艺、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推进以资本为纽带的行业重组、资产兼并,加
快建立行业旗舰式企业,增进行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国家的投资以股份
的方式,吸收社会资金和企业的投资,结合国家拟实施的振兴规划项目,促
进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行业的旗舰企业,解决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
差的问题,以及推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鼓励有
能力的企业可以收购兼并国外的具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包括一些上游企业。
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7、依托国家的重点工程,攻克技术难关
依托国家的重点工程,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确定和攻克限制重点
领域发展的瓶颈或软肋的项目,如重点提高汽车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
大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
制造所需装备的基本自主化;重点提高船舶工业焊接、涂装工艺装备水平,
实现船用柴油机、曲轴、推进器、舱室设备、甲板机械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
需装备的自主化等,重点解决进出口逆差大,高端产品依赖进口等问题。推
进主机厂与元件厂的合作,制订国家投资政策,要求主机厂与元件厂合作,
共同研发、试制、生产,以解决主机厂与元件厂之间不信任,不使用的矛盾。
8、完善产品现行标准,强化先进标准的宣贯和应用
在现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加快标准的更新和制修订速度,在实施过
程中,要建立实施状况和信息反馈的渠道,建立相应机制,配合国家产业
政策,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完善产品质量现行标准,研究用市场经济
手段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政策与措施。加强等同、等效国际标准化工作。
强化先进标准的宣贯和应用。
9、建议设立国家质量提升专项奖励基金,开展质量奖励
建议在现行政府对产品质量监管的结构上,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弱
化监管,加强引导。设立国家质量提升专项奖励基金,对质量做出突出贡
献的专家、人才、项目、企事业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设立国家、行业、地方三级质量奖励,对在质量方面取得成就的企业
和产品给予表彰。继续开展名牌战略推进工作,由政府牵头,制定规则和
条件,行业和地方共同操作,扩大名牌战略的影响,逐步带动产品结构调
整和引导市场走向。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优势企业生产优质产品,
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创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名牌产品。
10、大力培养质量人才,提高产品制造手段
将提高员工的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者
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积极开展职工劳动技能培训,培
养从事质量工作的人才。建立和完善行业技术和质量管理培训机构,实施
不同层次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各类审核人员及认证测试人员的技术水
平,加强研发能力,促进质量提升。
11、全面增强质量意识,发挥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主体作用。推广先
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提高和确保产品质量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质量第一理念,进一步强
化质量兴国、兴业、兴企的宣传造势,在社会上形成质量是国家、行业、
企业和员工生命的主流意识。通过必要的法律手段,健全质量有关产品质
量的法律制度,严格执法,营造社会质量保证和诚信体系。
倡导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贯彻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家标准,大
力开展对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
方法,推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企业负责人是质量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要
建立健全各级质量责任制,严格实行质量否决制度。坚持质量第一,用户
至上的方针,树立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观念,把技术进步和加强
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积极可行的质量发展目标,实施名牌战略。大型
企业和企业集团应当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开发生产高质量、高档次的名优
产品,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12、健全市场质量规则,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健全机械工业的自律性质量规范。积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积极引
导开展公正检验测试、市场商品检验、保险风险评估,以及采购验收检验
与工程和设备监理工作。健全和完善产品质量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为企
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有效服务。
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加快有关质量管理的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法
制基础。建议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加
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犯专利权和商标权的行为。协助中央和各地有关
部门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加大对无生产许可证产品的查处力度。


“十三五”机械工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标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是机械工业
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制定和实施标准,对促进机械工业走新型工业化
道路、促进机械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
有重要意义。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
加快完善标准化体系,提升我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水平,制定本发展规划
纲要。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
机械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
业,是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
国机械工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已
跻身世界机械工业大国行列。在我国机械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
迈向强的发展过程中,机械工业标准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一个由7520
项国家标准、8974 项行业标准构成的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建立了一个主要
以132 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2 个机械工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为平台,吸纳1 万多名专家参与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技术队伍。机械
工业标准化不仅在确保机械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环
境和节约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而且作为加快科学技术传
播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和媒介,已成为促进机械工业转型升级、有
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但是,与机械工业发展需求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相比,机械工
业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不适应和跟不上的问题。一是标准化支撑机械工业转
型升级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标准体系结构和布局不完善,标准滞后和缺
失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标准制定周期较长,快速反映需求的标准不能有效
供给;标准更新速度缓慢,标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标准化工作机制
仍需进一步完善。标准制修订工作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市场运行衔接
度有待提高,与标准利益相关方协商合作机制有待健全,标准实施信息反
馈机制尚需建立,标准化技术组织绩效考核评估、奖惩和退出机制尚在起
步阶段。三是国际标准化工作能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我国主导制修
订的机械工业领域国际标准仅有42 项,只占相应国际标准总数的0.8%;机
械工业对口的253 个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中,仅承担了13 个技术机构
秘书处工作。国际标准化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与制造业大国地
位不相称。四是标准化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是机械工业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转型
升级、参与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竞争、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阶段,也是深化
标准化改革、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升
标准化支撑能力、服务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机械工业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要求加
强机械工业标准体系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引领新潮流,
开拓新局面、迎接新挑战。在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方面,组织实施制
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发挥
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推动我国
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方面,加快制定智能
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在强化核心
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
下统称“四基”)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对标达标。在加强质量品牌
建设方面,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机
械工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方面,
健全节能环保标准体系。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制定的标
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健全统一
协调、运行高效、政府与市场共治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形成政府引导、市
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有效支撑统一市场体系
建设,让标准成为对质量的“硬约束”,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为
此,科学编制和实施机械工业“十三五”标准化发展规划纲要,对于完成
《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标准化工作任务,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
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做好“十三五”标
准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
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战略全局,以推进机械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为主线,
以提升标准适用性、先进性和有效性为重点,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
标准化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实施,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增强标准化服务
能力,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促进机械工业持
续健康有序发展。
(二)基本原则
需求引领,突出重点。围绕机械工业战略任务和重点,统筹规划标准
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标准化工作重点领域,合理安排标准化科研和制修
订项目,满足机械工业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需要,提升标准化
与机械工业发展的契合度。
创新驱动,深化改革。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
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提升标准技术水平,发挥标准引领和规范作用。以标
准化改革为契机,完善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标准
实施和服务,提高标准化效益。
包容开放,协调发展。坚持各类各层级标准协调发展,提高标准制定
与实施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强标准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衔接配套,
提高标准化对机械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坚持与国际接轨,统筹引进
来与走出去,提高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
(三)发展目标
到2020 年,机械工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基本形成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工作格局;政府主导
制定的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的新型机械工业标
准体系初步建立,标准有效供给明显增加,标准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标准
服务发展更加高效,“中国标准”国际影响力和贡献力大幅提升,迈入世界
标准强国行列。
主要标志:
——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
应机械工业发展需求的新型标准体系。强制性标准完成整合,推荐性标准逐
步向公益类标准过渡,培育和发展一批团体标准。标准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
24 个月以内,科技成果标准转化率持续提高,标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在重
点领域制修订标准1000 项,基本满足机械工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需求。
——标准化效益充分显现。机械工业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和主要
出口机电产品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终端用能产品实现节能标准全
覆盖。
——标准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数量持续增长,参与和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数量明
显增加,培养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200 名以上,安全、环境以及适用于国
际贸易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逐步实现同步,主要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
达到90%以上。
——标准化基础不断夯实。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
规范。标准化专业人才基本满足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按市场化机制运行的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完善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形成高效的标准化服务网络,标准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和重点
(一)构建新型标准体系
推进标准体系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
制定的标准共同构成的新型标准体系。
构建新型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按照《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
的要求,开展机械工业领域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计划项目评估,把
强制性标准范围严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
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的范围之内。对不再适用的强制性
标准予以废止,对不宜强制的转化为推荐性标准。对确有必要强制的现行强
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逐步整合精简为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强制
性标准的整合精简,构建一个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内容科学的新型机械工
业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实现“一个市场、一条底线、一个标准”。
调整优化推荐性标准体系。开展机械工业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清理,明晰推荐性标准制定范围,厘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间的关系。
机械工业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
的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重点制定重要产品、服务和行业管理标准。通过
对滞后老化标准复审和修订,优化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系结构,
把推荐性标准逐步限定在公益类范围内。通过整合推荐性标准,缩减其数
量和规模。
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鼓励和引导依法成立、具备相应能力的社会团
体,按照《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团体标准化 第1 部
分:良好行为规范》的要求,协调相关市场主体,根据机械工业发展需要
与技术创新趋势,共同制定具有市场活力的团体标准,补充比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覆盖更宽、技术更深、要求更高、指向更准、时效性更强的标准,
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在机械工业市场化程度高、技术创新活跃的领域或
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开展制定团体标准试点工作,探索机械工业团体标准
发展规律。
激发企业标准活力。企业根据需要自主制定、实施企业标准。鼓励和引
导机械工业企业通过贯彻、剪裁、整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制定严于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形成企业标准体系,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
技术与专利纳入企业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二)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专项
围绕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以提升国家智能制造标准
化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实
施智能制造标准化建设专项。
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依托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重点围绕
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加强智能制造参考模型、关键术语和定义、语
义化描述和数据字典、数字化车间(工厂)通用技术条件、工业控制网络、
集成与互联互通、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物理安全、系统能效、可靠性,
及传感器、测量仪表、传动与执行装置、控制系统等智能核心装置和行业
应用等基础通用和关键核心技术标准研制,构建先进、开放、协调、与国
际接轨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规范、引领智能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智能制造标准推广应用。依托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国家智能制造
试点示范项目,围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制造新
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和智能服务等领域,挖掘标准化需求,推进标准
验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实施智能制造标准试点示范评价工作,进而
在全行业推广。
(三)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建设专项
围绕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绿色制造体系的标准化需求,支撑
机械工业绿色改造升级,实施绿色制造标准化建设专项。
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标准研制。以机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为主线,重
点研制绿色设计方法和绿色设计评价相关技术标准;清洁高效铸造、锻压、
焊接、表面处理、切削、增材制造等绿色工艺方法及装备、绿色工艺规划和
绿色工艺评价标准;内燃机、机床、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再制造标准。
建立绿色产品评价体系。围绕机械工业重点产品能耗、物耗、排放、
综合利用等绿色性指标,研制绿色产品综合评价标准,为淘汰落后产品提
供标准依据和支持。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以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为
重点,加强节能环保产业基础标准、性能检测方法标准和评价管理标准的
研制,建立和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标准体系。
(四)实施机械工业基础标准化提升专项
围绕机械工业强基工程的标准化需求,强化“四基”领域标准体系建
设,实施机械工业基础标准化提升专项,提升基础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
寿命。
加快“四基”领域急需标准研制。在数控机床和先进基础制造装备、
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发电设备等重点领域,重点制修订高速高精度
轴承和齿轮、35MPa 以上高压液压件、高强度紧固件、高应力高可靠性弹
簧等高端关键基础零部件标准。系统制修订量大面广基础零部件(轴承、
齿轮、液压件、紧固件、弹簧、密封件)、基础工艺(金属成型、金属加工、
热处理、锻压、铸造、焊接、表面工程)相关标准。
加强工业基础标准试验验证。针对“四基”标准基础数据和方法研究
薄弱环节,开展标准化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工作,加强相关设计方法、检
测试验、可靠性验证和疲劳寿命评估等原始试验数据积累,探索建立国家
工业基础标准数据库,面向全社会推广应用。
(五)实施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专项
围绕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的标准化需求,实施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专项,
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内燃机、环境保
护机械、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重型机械、仪器仪表等领域标准化实现新
突破,促进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高档数控机床: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关键功能部件
高新技术标准研制,重点制修订智能机床、智能生产线标准,填补高精密、
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精度保持性、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标准空白。
制定数控机床切削用硬质合金材料、线切割材料标准。加快高档数控机床
重大专项配套标准制定。
机器人:重点研制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机器
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
统集成设计制造标准。
电力装备:依托国家产业化工程和示范应用项目,研制节能环保和自
动控制等方面相关标准,实现火电机组超净排放和优化运行;研制规范市
场买卖双方基本职责的质量控制、检测监造等燃气轮机通用性标准;研制
大型混流式以及低水头贯流式水电机组标准、分布式发电和适用我国特殊
气候条件的标准;完善车用燃料电池和通信用燃料电池标准体系,加强液
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电池、抽水蓄能等电化学和物理储能技术的标
准化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关键部件测试和系统在线监测标准研制。开展
±11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装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柔性直流输电
成套装备、电力电子成套装备、多端直流工程技术与装备、高电压大容量
直流断路器、高电压等级超导输变电设备和大容量发电机保护断路器等方
面标准研制工作。
农业机械:重点推进大马力拖拉机及其配套复式作业机具、核心零部
件标准;大型、高效、多功能联合收割机及其关键零部件标准;油菜、花
生、棉花、甘蔗、大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业
装备标准;采用智能决策、精准控制、信息收集等先进技术的农业装备标
准;节能环保型农业装备及其关键部件标准的制修订。
内燃机:重点加强安全、环保(含噪声、振动);节能(能效等级和评
价、燃料经济性、再制造、替代燃料发动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等);整机及关
键部件质量控制(可靠性、质量分等、寿命评价等);整机及关键部件系统
智能化、模块化;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内燃机排放控制和后处理系统;高
效涡轮增压;先进高效过滤、进排气、热管理系统、流体输送系统;基础
测试装备;船用柴油机和通用小汽油机领域等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环境保护机械:大气净化处理设备领域,重点研制高效除尘、脱硫、
脱硝、脱汞及脱碳设备标准;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领域,重点研制城市生
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减量化运输、无害化处理、资源
化利用、安全智能化管理标准,以及有机物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及辅助
处理设备标准;水处理设备领域,重点研制水体污染治理用装备、生活污
水和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及回用装备、工业废水和工业园区水污染治理及回
用装备、水质在线监测装备标准。
工程机械:重点加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标准、冬季道路除雪除冰设备
标准、建筑机械和土方机械重点产品可靠性标准、土方机械关键零部件标
准的研究和制定。
通用机械:压缩机领域,以压缩空气系统能效标准、煤层气压缩机标
准、水蒸气压缩机标准、螺杆压缩机标准等为切入点,全面建设和完善压
缩机标准体系;泵领域,重点研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屏蔽电泵、
磁力传动泵,制脱硫循环泵,转子泵,油气混输泵,泥浆泵,注聚泵,压
裂泵,气动隔膜泵等标准;阀门领域,围绕应用领域,重点加强石油化工
用大口径闸阀、夹套球阀和蝶阀,电站高低压旁路阀、锅炉再循环系统最
小流量阀,供水引水工程用流量调节阀、大流量旋流消能调压阀,天然气
集输工程用高压平板闸阀和截止阀、输油输气(高含硫介质)内喷涂耐蚀
合金管线阀门,石化炼油用脱硫脱硝阀门、高温电动闸阀、高温液动蝶阀
等标准,以及航天工程用高压和极高压氧气阀、舰船用阀门电动执行装置
等标准。
重型机械:矿山机械领域,重点加强产品可靠性考核通则和主要关键设
备及量大面广产品的可靠性评定方法标准,天然石矿山开采设备、大型露天
矿开采设备、矿山安全救生装备和矿井提升保安系统装置等领域安全标准,
产品的节能节材和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大型矿山机械装备、关
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电液传动与控制技术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起重机
械领域,重点加强安全与节能标准、在用起重机械使用与维护标准、起重机
械电气设备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连续搬运机械领域,重点加强移动板式输送
机、弯曲板式输送机、链斗式输送机、垂直螺旋输送机、双螺旋输送机等标
准的研究和制定;物流仓储设备领域,重点加强单元化集装器具与设备、货
架类设备、高速分拣设备及辅助设备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仪器仪表:试验机领域,重点研制型复合加载试验机、动态协调加载
试验系统、长时疲劳蠕变试验机、多环境综合试验台等产品和检测方法标
准;实验室仪器领域,重点研制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国
家重点专项研究过程中所需的高端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的重要产品标准,实
验室仪器及设备的多维度系统评价参考模型和评估标准。
(六)推动标准实施
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重要标准发布,同步出台标准实施方案和释
义,组织好标准宣贯工作。积极推动标准应用于产业政策措施制定,服务
于宏观调控、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引导企业把标准作为生产经营、提供
服务和控制质量的依据和手段,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益,创建
知名品牌。鼓励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相关标准化专业组织
积极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推动标准实施。鼓励建设标准试验验证平台,促
进产品标准认证认可。加强标准化教育,强化标准意识,调动社会各界积
极性,共同推动标准实施。
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畅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做
好反馈信息的分类处理。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实施强制性标准实施情
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运用监督抽查、认证等手段,定性或定量评价标准
实施效果。
(七)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水平
完善国际标准化活动跟踪研究机制。充分发挥国内对口单位和相关技
术支撑机构的作用,全面跟踪研究与我国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国际标准动
态,加强与国际标准和主要贸易国标准分析比对,尽早介入事关我国出口
机电产品竞争力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充分反映我国利益和技术要求,努力
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避免因标准不符合或滞后对我国机械工业造
成伤害,增强产业、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技术专项和国家重大工
程项目,将我国集技术、产业和市场相结合的自主技术标准推向国际,争
取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等领域提出一批国际标准提案,抢占未来
发展制高点。
增强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企业、科研机构承担国
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鼓励我国专家担任技术机构主席、工作组
召集人、项目负责人及注册专家,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进我国技术标准在国外推广应用。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和机械工业“走出去”战略部署,加强组织协调,聚焦发电设备、工程机
械等重大装备的走出去和机械工业重点领域对外贸易的需要,成体系开展
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把我国技术标准推广到重点国家和地区,形成一批
有竞争力的国际事实标准。
加强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基本规则、程序
和语言等方面技能的培训,有计划分层次培养国际标准化专家队伍;建立
相对稳定国际标准化专家团队,确保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持续性;明确
国际标准化专家的资质、职责与义务,建立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绩效考核
机制,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有效性;完善国际标准化专家数据库建
设和动态管理,为国际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八)增强标准化服务能力
坚持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建立完善标准化服务体系。拓展
标准研发服务,开展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方法咨询,为企业制定标准提供
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研究、关键技术指标试验验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标
准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标准实施咨询服务,为企业实施标准提供定制化解
决方案,指导企业正确、有效执行标准。完善标准化技术组织与相关国际
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对接机制,打通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渠道,帮助企
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帮助出口
型企业了解贸易对象国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产品和服务出口。加强中小微
企业标准化能力建设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制
定标准化发展策略、建设企业标准体系、培养标准化人才,更好促进中小
微企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与建议
(一)加大标准化宣传工作力度
大力宣传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化先进典型和突出成就,
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标准意识,扩大标准化影响力,营造标准
化工作良好氛围。
(二)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加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整合优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体系,加强
跨领域、综合性联合工作组建设,推动产业上下游联动、主配牵手。提高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构成的广泛性、代表性,广泛吸纳行业、地方和产
业联盟代表。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运行,严格委员投票
表决制度。开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培训,提升委员标准化专业素质;
建立完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考核评价和奖惩、退出机制。
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围绕标准立项、研制、实施开展全过程评估,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提高标准制定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标准技术指标的
科学性和公正性。再造标准审批流程,落实标准复审要求,缩短标准制定
周期,加快标准更新速度。
加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标准化信息资源,建立机械工
业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标准化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标准化
信息服务能力。
(三)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融合
实施“标准化+科技创新”,完善标准化与国家科技计划紧密结合机制。
在项目设计、立项、实施和验收各阶段融入标准化指标因素,通过科技项
目的实施提升技术标准的水平,以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快速推广
应用。积极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基础等领域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工作,
加强标准化人才、机构、组织等资源的整合协调,通过聚集机械工业领域
标准化和科技创新资源,为先导性、创新性技术标准研制、应用与国际化
提供服务,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建立标准化多元投入机制
标准化工作经费实行分类投入方式。国家财政重点保障政府主导制定
标准的经费,对基础共性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长期、稳定地给予工作经
费补助;对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秘书处和
领导职务的,应予以资助。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经费,由标准制定主体按
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筹集,政府择优给予补助。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标准
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以不同的投融资模式投资标准化工作。

机械工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十三五”专项规划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前 言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经济
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和市场需求形势发生新变化,特别是
自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重塑国际竞争优势,在继续将加工
制造中的高耗能、低附加值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
制造业和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抢占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制
高点。从国内环境看,应对产业国际竞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
结构调整,都对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
但离“制造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位置。
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
的转型,需要大力提升和发展以应用性、系统性、集成性为主要特征的生
产性服务业,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转移,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
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衡量一
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以机械工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来说,
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即为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实现由生产型制
造转向服务型制造。
“十三五”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
服务水平不高,尚未形成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服务业人才不
足,面临着发达国家在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激烈竞争……
这些都对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和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都提出
了新的挑战。
未来五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利用各
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一、 服务型制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 服务型制造的全球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制造业产业模式的转变,制
造业正在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变。从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向定
制化的规模生产转变和从根本上改善传统的制造、工程、材料的使用、供
应链和生命周期管理的工业过程,实现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
造的转变是制造业向服务化发展的两大特征。
从上世纪90 年代起,以GE、IBM 等公司为首的制造业大型企业率先
开始了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战略,在全世界掀起了服务创新的浪潮。随后,
跨国公司加速战略转型,在全球顶级的制造企业中,如苹果、施乐、米其
林等通过战略变革,纷纷开展了由“产品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的服
务型制造转变。
进入21 世纪,全球范围内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更加明显,国际上一
些大型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已开始纷纷向服务领域渗透,通过制造的服务创
新,实现差异化竞争,创造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
服务型制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由局域扩展到全球;二是
由离线转向在线;三是由被动转向主动。
(1)美国
美国GE 公司是著名的跨国、多种经营的大公司, 2012《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第22 位,公司主要业务: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装备等)、工业
产品、健康保健、消费者和企业金融服务、美国国家环球广播公司等。
GE 公司一个有启示性的新商业模式——“Power by The Hour”,即卖
“推进服务”而不是卖“喷气发动机”,亦即通用电气公司用一笔综合性收
费,向航空公司出售在一定合同期限内发动机正常运转的保障服务。
GE 营业收入构成说明了服务性收入对GE 营业收入的重要贡献。包括
GECS 在内的集团服务性收入由2003 年的55.21%上升到2007 年的63.08%,
虽然2008 年后因国际金融危机有所降低,但全部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依
然超过50%。
1994 年收购意大利新比隆公司,成为GE Oil&gas 集团成员,使GE
公司在海上采油过程中的海洋平台设备(压缩机等)和钻采设备具有强劲
优势,为使其在海上采油领域进一步形成绝对优势,又收购了VectoGray
公司和Thermodyn 公司、HYDRIL 公司,从而形成海上采油从海底到海平
面所用设备的完整产品链。GE 的Oil&gas 集团,为保证客户运行设备可靠,
建立i-Center(Information Center)对客户运行的设备进行监测和实时监
控,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GE 公司在全球设有13 个i-Center,在美国有6 个,德国、英国、西班
牙各1 个,意大利3 个,中国(上海)1 个。 i-Center 按产品分工设立,如
上海的i-Center 主要对940 发动机监测,意大利佛罗伦萨的i-Center 主要对
340 单元、燃气轮机、压缩机、发电机等产品和系统监测。
根据IBM 近10 年年报,IBM 的服务收入占到总收入均在50%以上。
(2)日本
日本通过推广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精益生产,进而推广到全社会精益
生产、精益管理、精益思维、优化全社会物流管理,降低全社会成本,增
强国力。
丰田汽车公司以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企业家们,结合日本的国情,在
不断探索之后,找到一套适合日本国情的汽车生产方式:及时制生产、全面
质量管理、并行工程、充分协作的团队工作方式和集成的供应链关系管理,
逐步创立了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精益生产方法。
精益思想的理论诞生后,物流管理学家则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对比进行
了大量的借鉴工作,并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密切融合起来,运用精益思想
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其核心是追求消灭
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及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方法,使企业
在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努力消除企业
物流活动中常见的不满意的顾客服务、无需求造成的积压和多余的库存、
实际不需要的流通加工程序、不必要的物料移动、因供应链上游不能按时
交货或提供服务而等候、提供顾客不需要的服务等浪费现象。
目前,在众多的物流管理新思想、新理论中,精益物流的影响越来越
广泛。他为日本带来了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全社会的精益思维方
式,是日本在资源匮乏和自然条件不良的条件下综合实力仍高居世界前列
的秘决之一。
(3)德国
在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德国的机械制造业也受到产品价格降低、
经济周期性变化、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VDMA)分析,客户希望为他们提供更好
的增值服务,是一种趋势,因此,制造商的内部服务部门集成为服务供应
商,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可获得强大竞争力。服务对于制造商的重
要不言而喻,即使在销售低迷时期,设备的现代化升级改造和备品备件的
供应等服务,依旧能获得一部分经常性的基本收入,保障企业度过难关。
此外,新的机器租赁给客户;专业性的诊断和优化成为服务的一部分;租
赁的设备在使用一定时期后的再制造等服务业务应运而生。VDMA 的。
VDMA 每隔2 年对会员在近几年中积极探索并发展制造服务业的情况进行
调研,十年间连续5 次的调研反映,把服务作为企业独立的一项业务的比
例从24%提高到38%,而仅作为必要的、附加业务的企业比例则从10%下
降到8%,可见,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对服务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 1/3
以上的企业把服务作为独立的一项业务来开展。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所开展的增值服务,包括备品备件供应、设备
安装运行、保养维修、专业性维护保养、培训、咨询、翻新、远程服务、
软件、金融服务、二手设备、旧设备回收,文献编辑和承包等。在VDMA
于2004 年的调查中,以上各项服务中,比重最大的是备品备件供应,占
37.9%,其次是设备安装运行,占23.6%,保养维修为第三,占15.9%。
在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中,除服务在制造业中比重提高外,还有以
下发展趋势:企业对增值服务越来越关注,并且把服务单独核算;企业的
服务业务越来越专业化、国际化;企业的服务部门越来越多成为服务公司。
因此,不仅服务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吸引了更多投资到创新服
务中。
蒂森克虏伯集团(ThyssenKrupp,简写为TK)——德国工业巨头蒂森
克虏伯集团是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装备制造企业,下设有钢、不锈钢、技
术、电梯、服务等多个产业集团。在2002-2003 财年,集团服务收入占销售
收入比重已达到30%(见表3.5)。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服务收入略有下降,
但服务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一直稳定在30%左右(见表3.6)。在钢和不锈
钢服务产业集团的收入中,为集团内的服务收入中仅占服务总收入的5%,
其余95%均为集团外服务的收入,包括为波音公司等著名公司的准时化生
产提供下料配送服务。
西门子公司——西门子公司十分重视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管理优化
赢得竞争。西门子公司设有供应链与采购管理部门(CSP),部门下设出口
控制与海关、采购、咨询、制造与供应链、区域、合作伙伴管理等机构。
西门子公司将客户的满意视为供应链网络的设计和控制的关键。供应
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和产品发送三个环节,也包括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
以及整个过程的反馈。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客户关注点、增值设计,以及对
“客户订单收款”和“采购订单付款”这一过程的全球供应链网络的设计和
控制。供应链管理是将物料流、信息流和价值流三者的响应度结合起来。
西门子将柏林燃气轮机壳体生产厂作为供应链管理优化试点,供应链
管理试点的要点是:改变供应政策,生产指令由推动式改变为拉动式;部
件加工后再供应给柏林工厂;部件成套供应;托运货物的仓储优化。
这一试点的效益明显:单件成本减少50%,库存量减少到接近于零,
交货时间从38 周缩短到2 周,部件100%可用,仓储面积腾出1500 平方米,
资金周转率提高。
2. 发展趋势
(1)装备制造企业服务业务收入比重不断提高
德勤公司研究报告《基于全球服务业和零件管理调研》表明,在受访
的80 家制造业公司中,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平均值超过25%;有19%
的制造业公司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目前,通用电气、宝马汽车、
施乐公司的服务收入比重分别占营业总收入的46%、30%、53%。基于产品
的增值服务已成为国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2)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提升服务效率
从全球来看,丰富多样的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在各大制造企业得
87
到广泛应用,进一步加快了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从研发设计到管理营销,
再延伸至售后服务,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无不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近年
来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业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服务
流程中,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帮助提升企业提供服务的效率。
以工程机械为例,信息化的服务流程从两方面充分考虑并满足用户的
需求:一是服务内容方面,用户不仅可以获取数据,系统还可以通过短信
把设备的施工情况、工作小时数等信息发送到客户手机,以便用户了解设
备的情况;二是服务的及时性方面,对用户来说,一旦设备出了故障,便
无法产生利润,因此山推为所有服务车加装GPS,实时定位,缩减服务时
间,为客户创造价值。
(3)先进制造业中服务型制造占比与水平较高
调查公司Andy Neely 对全球13000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提供的服务进行
了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制造与服务融合型的企业占到制造企业总数的
58%,排名第二的是芬兰,高达52%,接下来是荷兰(40%)、比利时(37%)。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水平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
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掌控制造链上的高额利润,主要是他们凭借
资本和技术抢占了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通过实施服务型制造,将传统
制造业中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转移给落后国家,而他们赚取的是所谓“提
供技术与服务”的利润,真正实现了高端垄断、低端转移。
二、我国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情况
1. 理论研究和政策配套积极
我国十分重视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积极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提升我国制造
业竞争力。
(1)《中国制造2025》积极倡导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
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
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发展服务
型制造。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服务型制造行动
计划。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从主要提供
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变。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
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
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
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制
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
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
重点行业信息应用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综合集成能力。鼓励互联网等
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在线定制、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积极发展对
产品、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业务,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
创新业务协作流程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
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节能环
保、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售
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强化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
区,重点发展研发设计、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增强辐
射能力。依托制造业集聚区,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鼓励
东部地区企业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建立生产服务基地。支持中西部地
区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地服务配套
设施和能力建设,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2)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以宏观视野和
战略思维,科学判断未来国民经济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发展服务业尤
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做出重大部署。2014 年7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4〕26 号),其中明确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
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
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向结构调整要
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大措施,既可以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带动扩
大社会就业、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也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
2. 有关行动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即将在中国制造2025 的1+X 专项中将服务型制造
发展专项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如,北京、上海
等地,中机联的有关行动和取得的成绩。
3. 取得的效果
(1)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已普遍认识到服务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随着制造业企业制造能力的过度扩张,同质化产品供给过剩,市场竞
争激烈,企业价格竞争的作用削弱,利润空间萎缩,差异化战略成为市场
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开始更多地通过服务加强自身的差异化特性,即通
过标准化的产品和差异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深入分析客户需求,
提供针对客户实际问题、包括硬件产品和配套服务的个性化“服务包”。
根据2014 年中机联对198 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调查,多数企业开展了
安装、维保、整体解决方案等种类丰富的服务内容,并且成立专门的服务
部门,服务业务活跃。服务业务活动已经创造价值,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
方案、交钥匙工程等服务业务已经成为部分大型、排头兵企业的利润重要
来源。
当然,依靠服务创新为企业创造利润,并不意味着摈弃产品创新,特
别是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高质量的产品无疑才是企业傲立群雄的前提。
未来,我们预期会看到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产品、服务并重发展,通过个
性化的产品和更高级的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以基于产品的延伸服务为主
现阶段,中国制造企业的服务化模式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企业基
于产品提供增值服务,从总体上提升客户的产品拥有体验,如大部分装备
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安装、维修、备品备件等增值服务;第二类,企业基
于客户需求,提供由产品和服务组成的整体解决方案,如一些企业为客户
提供包括设备成套、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工程总承包等服务;第
三类,企业运用其在研发、供应链、销售等运营能力上的优势,将服务业
务形成独立的业务经营单元,为其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如由原上海宝钢
信息化部门独立而成的上海宝信。
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以基于产品的安装、维修、培训等单项
延伸服务为主,基于客户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比例相对较小,而有能
力将服务业务分立成为业务经营单位独立运作的企业更为少。
(3)生产性服务业务形态和商务模式日趋成熟
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研发设计、物流配送、
产品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战略咨询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及中介服务
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产品设计和开发、系统和解决方案、维护支持、零
售和分销等服务业务占比较高,是所调查的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的最主要的
服务类型。
三、存在的问题
1. 服务普及度较高但利润贡献率有待提升
根据中机联所做问卷调查,82%的企业设立专职部门或有专人管理制造
业服务活动,服务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同,但服务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有
待提升。根据调查显示,78%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
只有6%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超过20%;81%的企业服务净利润贡献
率不足10%,其余企业的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基本在10%-20%间徘徊。而在
全球范围内,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和利润贡献率远超过中国。德勤曾在《基
于全球服务业和零件管理调研》(Global Service and Parts Management
Benchmark Study) 报告中访问80 家全球领先制造业公司,调查结果显示
其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平均值为26%,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平均值则达
到46%。虽然德勤的全球服务业调查中还包括除装备制造业之外的其他领
域制造业公司,如航空和国防、电子信息产业,但排除行业差异因素,中
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对收入和利润贡献率仍显偏低。
由于企业提供服务的目的与出发点不同,企业对服务的收入和利润
贡献率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在部分企业看来,直接提高收入或利润并不
是企业增强服务的首要目的,或者不是现阶段的首要目的。这些企业为
客户提供的大部分服务为无偿服务,以维护客户忠诚度和协助销售为出
发点。
2. 服务转型受企业能力与市场环境制约
根据中机联所做调查,在影响企业提供服务业务活动的重要因素中,
企业的战略与能力和市场需求与环境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企业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服务融合到产品提供中,但大部分企业尚未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不能有效利用服务化转型的关键资
源,包括企业的技术资源、管理资源、渠道资源、客户资源、品牌资源等。
另外,制造企业虽然有很强的意愿通过挖掘客户需求开发更高级的服务,但
在现实中又往往因循产品导向开展服务创新活动。由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
同,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发展机遇,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也至关重要。
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是由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思
想的转变。这要求企业深刻理解客户需求、行为模式,并以为客户节约成本、
为客户提供便捷、为客户提高效率为目的。受企业信息化程度与进度影响,
客户数据积累有限,数据分析和运用精细度与西方领先企业有较大差距。从
外部环境来看,服务型制造的产业链条尚不完善,欠缺公共服务平台。
政策层面,现行政策对服务创新的投入、产出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
如国家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主要是专利数量,而专利无法有效体现服务所
发生的创新。对服务创新的支持政策远没有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有力。企业
经济基础和人才储备也不同程度制约着制造企业的转型。
3. 资源潜力尚未充分挖掘,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有待提升
用户、供应商,甚至是服务商、分销商都有可能是制造企业重要的创
新源泉和创新伙伴。面对市场动荡和复杂的市场环境,相当一部分企业仍
然遵循传统的内源式创新管理模式,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外部资源对服务创
新的作用。然而随着客户群体以及客户需求日益复杂多样,尤其在工程总
承包方面,企业难以凭一己之力使客户满意,应重视金融机构、具备相应
资质与行业背景的研究院所以及高等院校等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的创新
能力与资源潜力。
企业服务的主流是围绕现有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但创新成果卓越的企
业往往超越产品延伸服务的范围,转而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产品并联合其
他企业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首先要求企业首先把握客户和合作伙
伴的价值主张,并在此基础之上加强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及工程总承
包的能力。
4. 服务创新收益较低,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多数企业服务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增强产品本身竞争力层面,尚未成为
企业价值创造和利润的重要来源。这一方面显示企业的服务创新结果虽然
提升了客户体验,但还未能创造客户认为必不可少的、愿意购买的核心价
值;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对服务创新的投入、回报和未来的收入模式缺乏必
要的预测、管理和规划。
依靠服务实现从产品盈利到服务盈利可谓“知易行难”。企业虽制定了
完美的战略和计划,但服务转型的实际过程和结果却往往不令人十分满意。
企业需要明确并培养开展服务业务所需的关键能力,组织上的有效架构以
及实现途径,确保服务创新与转型计划的有效的执行。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对我国制造业来说,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既是产业
结构优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创新驱动的着力点。
1. 指导思想
顺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践
行“中国制造2025”战略,扎实推进服务型制造转型,通过信息化与工业
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加快整合服务型制造资源,推动制造系统
的销售模式、生产模式、系统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供应链服务以
及制造资源服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
2. 基本原则
——市场驱动,模式创新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展市
场空间,优化发展环境,瞄准市场与用户需求,培育发展服务业态。加强
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发展提升现有服务业务,培育拓展
新型服务业务。
——因业制宜,突出特色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实际
情况,突出行业特色,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因业制宜,形成充满活力、各
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两化融合,开放合作 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生
产性服务业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实现制造与信息化、服务与信息化
的融合,促进服务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创新新发展。整合利用用户等产业链
上、高校与研究院所等产业链外以及国外创新资源,推动服务手段的创新、
服务能力的提高、服务方式的多元、服务范围的扩大。
——示范建设,全面推进 既要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示范模式、
示范企业建设,也要发挥示范的带动作用,在行业范围内推广优效服务模
式,推进行业服务型制造发展。
3. 发展目标
以各分行业排头兵企业为“点”,以产业链上下游为“线”,以所在分
行业为“面”,以“点”带“线”,以“线”构“面”,在排头兵企业中形成
2 种以上行业典型服务业务模式及产业链协同服务模式,并通过在行业内示
范与推广,带动所在行业服务型业务的发展。
“十三五”末,行业排头兵企业服务性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20%
以上,对行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培育一批服
务创新能力较强、服务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探索并初步建
立服务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和政策体系。
五、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与实施路径
1. 发展方向
(1)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
将数字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丰富产
品功能,提高产品性能。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定制
生产,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促进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相融合、
数字产品与内容服务相结合,推动产品创新,拓展服务领域。
(2)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鼓励有能力的企业重点围绕提高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发展系统集成、
整体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等业务。推进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回收与
再制造等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的发展。大力推行两化融合,运
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发展设备远程监控与检测,持续提高产
品智能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探
索融资租赁等产融结合的产业发展新途径。
2. 发展重点
(1)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
精准化水平,推广企业零库存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加快物
流业务整合、分离和外包,释放物流需求。推进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与
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支持移动通信、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等现代
信息通信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的创新与应用。加快信用、认证、标准、
支付和物流平台建设,鼓励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制造企业与物
流企业联动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物流新模式,完善企业间电子
商务(B2B)发展的支撑环境。
(2)整体解决方案与工程总承包
鼓励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精准化的定制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形
式,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从提供设备,向提供设计、承接项目、实施工程、项
目控制、设施维护和管理运营等一体化服务转变,支持大型装备企业掌握系
统集成能力,开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研究、探索PPP、BOT、BOO 等工程
承包模式,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工程总承包在基础设施建设、新兴
产业、资源能源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服务范围。培育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的人才。
(3)融资租赁等产融结合服务
建立完善融资租赁业运营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丰富租赁方式,提升
专业水平,形成融资渠道多样、集约发展、监管有效、法律体系健全的融
资租赁服务体系。推广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等融资租赁服
务,鼓励融资租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开拓
国际市场。紧密联系产业需求,积极开展租赁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拓展
厂商租赁的业务范围。引导租赁服务企业与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合
作,多渠道拓展融资空间,实现规模化经营。
(4)节能环保服务
鼓励结合改善环境质量和治理污染的需要,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利用、烟气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为重点,开
展环保服务活动。发展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
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
经验,开展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建设“一站式”合
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探索节能量市场化交易。积极发展再制造
专业技术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3. 实施路径
(1)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良好氛围,培育各类市
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推动建立健全行业经营自律
规范、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完善服务市场法规和监管,规范会员行
为,推进行业诚信建设,自觉维护市场秩序,推进服务业务社会化。
(2)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服务模式创新,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方式。完
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和支撑
工具研发,整合和完善现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必要的资源信息库、公共
测试平台建设。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创新联盟,以联盟为平台推动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服务模式的创新、服务水平的提高。
(3)加强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快速成长为目标,支
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盟联合采用合作办学、定向培养、继续教育
等多种形式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加大职工培训投入力度。完善技术入
股、股票期权等知识资本化激励机制。完善职业资格制度,健全服务人才
评价体系,加强人才科学管理。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进服务人才资源
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
(4)推动示范应用
深入推动重点行业的服务应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
创新需求,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为基础,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服
务业行业和区域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试点示范企业和若干服务

示范区。


“十三五”机械工业节能规划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
1、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与能源约束日益突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
合理的阶段演化,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
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
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
向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历史上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
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
容缓。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资源效率及重大问题已成为大国之间博
弈的焦点。我国GDP 约占世界的8.6%,但能耗占世界的19.3%,钢铁消耗
量占世界的46%。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技术与装备,
实现可持续制造。
机械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态势与我
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机械工业经济增长趋缓,结构调整更为紧
迫。机械工业从连续多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步入了8%-10%左右的个位数增
长,数据表明,中高速增长将成为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一方
面,近年来机械行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疲软使企业订货增速明显下
滑而产成品库存大幅增长,各项要素成本上涨,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上升,
原材料价格、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等全面涨价,市场需求结构出现新变化。
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化,对机械装备的需求总量,已由持续火
爆转变为持续趋缓。另一方面,创新驱动作为机械工业保持平稳健康增长
的根本动力,随着科技发展与产业的优化升级,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不断健全,行业创新服务平台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
率不断提高,机制、管理等软实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机械工业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举足轻重,一方面承担为国民经济
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重任,装备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能耗高
低;另一方面由于产业总规模巨大,机械行业的总能耗相当大,占全国能
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也不容小觑。《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将绿色制造列入五
大工程,表明机械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既是行业内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
式的内在需要,也是提供节能、节水、节材、智能化高附加值节能产品,
为国民经济各行业节能减排保驾护航的外在动力。因此,机械工业也是国
家节能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编制并实施好“十三五”机械工业节能规划,
对于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2、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
(1)总体情况
2005-2013 年,我国机械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及重点联系企业万元产值
能耗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2009 年,机械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万元
产值综合能耗逐年降低,分别年均减少10.88%、6.82%。
①生产过程能耗不断下降
铸造行业:
“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了高精密近净型、谐波振动消除应力技术,我
国铸造企业在降低能耗和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废旧砂再生利用比
例提高,少数企业正在建设数字化、智能化铸造工厂。
锻造行业:
锻件加热能耗约占锻件总能耗的20%,热处理能耗约占锻件总能耗的35
%。“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了精冲压机和冷锻设备、近净型锻造工艺技术。
热处理行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热处理工序综合平均单位能耗减少到500kWh/t,
热处理规范企业的综合平均能耗已减少到500kWh/t 以下,先进企业可减少
到400kWh/t 以下,较“十二五”初期降低20%;70%以上的热处理设备实
现了微机程序控制;绝大部分真空热处理炉实现了国产化,因优质、低价、
实用,为普及真空热处理生产技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压渗碳高压气淬已
成为成熟的高端热处理手段,5bar 高压气淬真空热处理炉和技术已在模具
制造企业推广。
②终端用能产品能效不断提高
工业锅炉:
截至2012 年底,工业锅炉保有量62.4 万台,容量近290 万蒸吨,年能
源消费量约6.4 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8%。“十二五”期间
重点推广了燃煤锅炉气化微油点火、燃煤锅炉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煤催化
燃烧、新型高效煤粉锅炉系统等技术。
电机:
截止到2013 年,全国电机保有量约21 亿千瓦,总耗电量约3.4 万亿千
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4%,其中工业领域电机总用电量为2.9 万亿千
瓦时,约占工业用电的75%截止到2014 年年底,全国累计实施推广高效、
淘汰低效及电机系统节能改造4000 多万千瓦,高效电机市场占有率由3 年
前的不足3%提升到目前的17%左右。“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了伺服电
机及其驱动控制技术,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技术,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
能技术等。
内燃机:
在我国内燃机的石油消费量约占石油总消费量的66%,城市超过50%
的有害气体来源于机动车内燃机所排出的废气。“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
了增压直喷技术,掌握燃烧和电子控制等核心技术,开发直喷燃油系统、
增压器等关键零部件,开展了内燃机产品再制造。
变压器:
截止2013 年底,我国在网运行的配电变压器总台数约1530 万台,总
容量约48 亿千伏安。据统计,我国输配电损耗占全国发电量的6.6%左右,
其中配电变压器损耗又占到40-50%。以2013 年全国发电量5.32 万亿千瓦
时计算,全国配电变压器电能损耗约1700 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电站2013
年全年发电量(约1000 亿千瓦时)的1.7 倍,电能损耗十分严重。“十二五”
期间重点推广了新型高效配电变压器、开展了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变压器
系统应用研究及配电变压器系统经济运行分析研究。
(2)促进节能管理措施不断强化
“十二五”期间,国家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
节能减排的意见》,《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 年)》,《燃煤锅炉节能
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15-2017 年)》,
《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
术推行方案》,《2014 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 年工业绿
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工
业清洁生产审核规范》,《工业清洁生产实施效果评估规范》。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继发布了五批《节能机电装备(产品)推荐目录》、
二批《工业装备“能效之星”目录》、三批《高耗能落后机电装备(产品)
淘汰目录》及《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
年本)》。
上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机械工业节能工作。
(3)机械工业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无庸讳言,机械工业节能工作在进步过程中,与国家节能降耗的要求
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期望,仍有大的差距,除了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难度
大、国家相关配套政策少等原因外,我国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自主创新能
力不足、新技术采用率低、工艺与加工装备水平落后、行业能源管理监督、
监测不完整、相关标准体系有待健全等多重要素也是原因所在。
3、实施节约能源、绿色发展任务艰巨而紧迫
(1)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要求高、任务重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到2020 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
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
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
(2)绿色发展已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答题
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世界主要
经济体都把实施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刺激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
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绿
色壁垒。从国内看,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必须加快提升我国机械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和节能服务水平
(3)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2011-2014 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机械工业实现了产销和
效益的平稳较快增长,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面
对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机械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特别是利润增
速加速回落,反映出机械工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断积聚,行业结构调整
和转型升级的形势越来越紧迫。
二、“十三五”机械工业节能规划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把节能降耗作为
转变机械工业发展方式、推动机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市场
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工艺、装备、产品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
步,提高机械工业产品能效水平,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提升机械
工业绿色发展水平。
基本原则:创新驱动、标准引领、工程示范、系统节能。
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立足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国际品牌的产品,
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坚持标准引领:能效标准的制修订是推广节能机电设备、淘汰高耗能
落后机电设备工作的必要条件,是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支撑,更
为机械工业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保障。
工程示范:加快实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建设,一方面是对节能减排产
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需求拉动,带动节能减排产业快速发展,也有利于示
范引导,推进机械工业企业积极开展绿色工程行动。
坚持系统节能:目前,我国工业装备单机的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
不断接近,而工业装备系统的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如工业锅炉系统、电机系统,坚持系统节能技术、管理和工具的推广应用,
将成为提升机械工业节能量的有效途径。
2、主要目标
本着“有限目标,有所作为”的方针,到2020 年末机械工业节能工作
取得突破性进展。具体目标:
(1)生产过程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 年下降18%;
(2)产品节能
——高效节能产品与装备市场占有率达到50%;
——燃煤工业锅炉系统运行效率现有基础上提高5%-10%;实现燃煤工
业锅炉系统运行效率达到80%;
——工业窑炉运行效率现有基础上提高5%;
——电机拖动系统运行效率现有基础上提高5%-10%;
——中小电动机产品中能效“领跑者”(能效指标达能效标准中1 级能
效指标)达到7%;
——风机产品中能效“领跑者”(能效指标达能效标准中1 级能效指标)
达到18%;
——泵产品中能效“领跑者”(能效指标达能效标准中1 级能效指标)
达到15%;
——压缩机产品中能效“领跑者”(能效指标达能效标准中1 级能效指
标)达到20%;
——内燃机油耗现有基础上降低5%。
(3)建立能源管理与节能服务体系
——重点用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建立节能服务体系。
三、“十三五”机械工业节能重点任务
1、积极推进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提升工程
机械工业产品大部分涉及能量转换,其中终端用能装备更是量大面广,
能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节能工作深入推进,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
的难度加大,节能的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推进能效提升工作,在节能
技术装备创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1)积极实施终端用能设备能效提升计划。
对于量大面广的终端用能设备,实施能效对标和系统能效提升计划,
从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利用等环节,全面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系统解决方案,有效减少碳排放,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已经开展了工业锅炉、电机系统能效提升计划,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
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将延伸到风机、泵、电焊机、干燥设备等产品。
(2)培育节能科技创新能力,突破重大关键节能技术。
结合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总体布局,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以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能科技研发和产
品设计队伍,打造节能科技创新的智力优势和人才高地。
围绕节能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材料、技术和装备,积极吸纳财政金
融和民间资金,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开展节能科技研发攻关,突破核心技
术瓶颈,掌握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大规模推广节能产品和装备奠
定科技基础。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加大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
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节能产品装备
和节能服务产业做大做强。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
综合体系,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2、发展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
重点发展:冶金行业工业过程烧结余热、高炉煤气余热余压回收与热
能的综合利用技术,高炉、转炉、焦炉等煤气发电以及利用蒸汽轮机驱动
技术与装备,大型高炉用离心鼓风机、高炉顶压与烧结余热能量回收联合
发电技术与装备,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回收再利用的
高性能大型压缩机成套技术与装备,螺杆、蒸汽透平膨胀和液力透平等工
业过程余热、余压回收与余能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煤层气、页岩气的回
收利用技术与成套机组的开发,高级环保节能污泥脱水技术与装备。
3、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
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
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协调优化。为此,在全生命周期内抓好抓实如下环节:
开展机械工业产品生态设计。
构建工业产品生态设计推进机制,制定一批产品生态设计标准;构建
生态设计产品评价和监督管理机制;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试点,发布生态设
计产品评价结果清单;开发、应用和推广一批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材料
(产品)。
(2)建立机械工业绿色制造基础数据库
加强绿色制造基础数据积累,建立绿色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引导、
支撑和规范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绿色制造技术科技成果的转
化和推广。
(3)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开发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如净成形工艺、
清洁铸造、无害化热处理及表面强化工艺、环保节能型焊接工艺、切削加
工优化技术、干式切削技术等。提高制造过程中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原材
料转化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实施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实现少
废或无废生产。
(4)开展绿色回收处理。
开发废旧产品资源化与制造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节约了自然资源。特别是面向我国进入装备、汽车和家用电器报废的高峰
期,解决废旧产品资源化瓶颈,促进再制造产业的形成。重点发展内燃机、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重型机床、注塑机等产品再制造工程。
4、加快实施重大节能装备产业化工程
鼓励若干具有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的地区率先发展,
加快形成节能装备制造集聚优势。通过完善和落实相关金融政策,建立促
进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的绿色融资机制。推动高效电机等节能机电
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大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利用。
实施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计划,定期公布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空调、
风机、水泵等量大面广终端用能产品目录,鼓励家庭和工业用户购买高效
节能产品与装备。
5、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形成自觉贯彻节能法律法规与政策标准,主动采用先进节能管理方法
与技术,实施能源利用全过程管理,注重节能文化建设的长效节能管理机
制,做到节能工作持续改进、节能管理持续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
(2)建立节能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机械工业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通过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清洁生产和能源审计、人员培训等市场化服务新机制,强化行业节能监测
中心和技术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发展行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节能诊断、
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的能力。
6、加快能效标准制修订
(1)加快机电设备能效标准编制和修订工作。从量大面广或耗能量大
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标准入手,例如:干燥设备、电炉、农机、塑料机
械、电焊机等设备。
(2)建立能效标准体系,充分发挥能效标准行业中的规范、引领和倒
逼作用。
(3)加快推进工业装备自愿性联盟能效标准工作体系的建立。
四、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1、市场引导、政策扶持
给达到一定节能量的企业资金奖励或者政策性扶持。奖励企业节能技
术改造,地方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节能工作的各项责任,并安排必要的资金
予以支持;鼓励企业开发、生产节能减排产品,对于企业围绕节能减排的
科研活动,除享受国家有关自主创新政策优惠外,适当提高优惠税率及其
他优惠政策;出台有利于企业节能工作的融资政策,切实加大对节能项目
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给予政策性扶持;建议国家
建立机械工业节能减排基金,提供融资服务。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加强
对节能的资金投入。
2、目录导航、扶优限劣
继续编制《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能效之星”产品目
录》(工业装备),扩大产品范围,加大宣传工作,有力地推动节能环保机
电设备的市场占有量;继续编制《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目录》,研究如
何开展落后机电设备淘汰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及淘汰工作需要的政策支持。
3、中介服务,系统推进
鼓励发展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增强服务能力。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鼓励支持节能技术服务机构为用能单位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
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体
系,推动形成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服务一体化的推广应用
链条。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与工程规范的研究制定,加快节能减排技术
推广与产业化应用。
4、计量统计,科学管理
统计部门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充实必要的人员,完善统计制度,改
进统计方法,建立能够反映各地区能耗水平、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
度的节能统计体系。要强化对能耗指标的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节
能量认定管理工作。

机械工业“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
前 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脊梁。“十二五”期
间,我国机械工业奋发努力、砥砺前行,转型升级日趋深入,结构调整明
显进步,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为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保障《中国制造2025》
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三五”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机械工业肩负着稳
增长、调结构、补短板、促融合、提质增效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繁重任务。
人才是实现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和根本保障。为
加强机械工业“十三五”人才培养工作,遵照《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 年)》,以及《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
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涉及的人才,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一定
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能够胜任岗位能力要求,从事机械工业经营管理、
工程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人员。
一、现状与形势
(一)机械工业人才现状
1.基本现状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实现了温和增
长,转型升级持续推进。2015 年,机械工业企业数量达8.5 万余家,从业
人员约1900 万人。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装备制造人才队
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 年)》的推进实施,人才培养意识不断增强,
人才培养制度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管理人才队伍的
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能力普遍提升,信息化管理逐步深化,
精益化管理取得成效,质量建设和安全生产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明显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数量持续增加,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接近16%,
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
基础制造工艺技术发展迅速,先进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快,重大装备
研制取得重要进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取得一定成效。技能人才培养体
系日益健全,企业作为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地位有所提高,技能人才培养
方式趋于多元化,行业后备人才的培养规模持续扩大,高级技能人才严重
匮乏的局面有所缓解。
2.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机械工业转
型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才总量依然不足,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经营管理人才、工
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不足,仍存在较大缺口。二是人才结构不尽合
理,行业各类高端人才匮乏,高层次管理人才、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滞后,新兴产业、现代制造服务业领域人才缺乏,培养渠
道不畅。三是“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
产业技术基础)领域人才匮乏,主要包括:高端轴承、高端液气密元件、高
端齿轮及驱动元件等领域,重大和高端装备用钢铁、高性能有色及稀有金属、
无机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增材制造、铸锻焊、金属热加工等领域,质量技术
基础、共性技术创新等领域。四是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产教脱节现
象严重,职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不能完全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职
工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积极性不高,人员成长的时限较长,重设备、轻人
才,重引进、轻培养的现象比较突出。五是人才的选拔、使用、评价和激励
机制尚待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外智力引进工作有待继续推进。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期间,既是机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也是实施《中国
制造2025》的第一个五年,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一方面,世界
经济仍处于后金融危机的深度调整时期,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际产业分
工格局正在重塑,围绕全球制造业地位和利益的战略博弈更加激烈,贸易
保护主义盛行,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制
造业,也对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投资增势明显趋缓,机械工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矛
盾突出、市场需求不足、恶性竞争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大,“四基”领域基
础薄弱,产业升级缺乏支撑,科研开发能力薄弱,自主创新体系不够健全,
跨界融合进展缓慢,现代制造服务业与国际化水平低等矛盾凸显。
“十三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将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
国制造2025》提出的有关战略任务,努力实现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的跃
升,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根本性转变。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大力发展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机械产品。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淘汰落后工艺、耗能耗材、性价比无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能,适应国家新
型城镇化的推进和“长江经济带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老工业
基地创新创业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推进工程技术的配套升级,通过解决
方案式的产品服务体系实现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双重突破。积极推进创
新驱动战略,在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方面突破、夯实产业基
础能力。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开发,加快节能环保、
再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更加节能高效的设
备。将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两化融合新路径、新业态建设,
积极发展服务制造、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发展,扎实推进装备制造向服务型
制造转型,推动制造系统的销售模式、生产模式、系统服务、产品全生命
周期服务、供应链服务以及制造资源服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积极响应
中央“一路一带”战略构想,主动实施国际化战略,实施人才引进战略,
以工程设备带动设备、标准和规范走出去,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扩大中国
制造产品国际市场影响,展示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
展望“十三五”机械工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依存度将进一
步提高,人才在制造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中的根本性、决定性作用
将更加凸显,与此相应,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企”战略,持续扩大和
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使人才培养真正成为支撑机械工业发
展的可靠保障。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一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围绕
《中国制造2025》的部署要求和机械工业“十三五”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科
教兴业、人才强企战略,以支撑和服务机械工业提高创新能力、优化产业
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方向,以高
层次管理人才、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统
筹培养机械行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完善人才培养
体系和机制,为建设机械制造强国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方针
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健全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制度。完善企业人才培
养、引进、使用、激励制度,形成培育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局面,
积极倡导“岗位成才”,在产业发展实践中培养各类人才。建立人才梯队培
养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努
力营造利于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
产教融合,系统培养: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加快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
才培养机制建设,建立多领域、多层次、多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提高职前人才培养质量;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
健全机械行业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加强职工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为机械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提高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
技术基础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高档
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智能制造、
仪器仪表、绿色制造、再制造人才和制造服务人才培养,加快为机械工业
强基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加强量大面广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夯
实人才队伍的基础。
高端引领,全面提升: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加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以及大国工匠等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经
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
平,改善人才结构,服务产业发展。
注重创新,协调发展: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机械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
动力源泉,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理念和思路、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法和
手段。注重协调和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重点人才培养的带动下,
统筹协调推进各类人才培养全面发展,提升机械工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发展目标
到2020 年,形成与现代机械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培
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机械工业人才队伍。人才总
量达到1000 万左右;高层次管理人才、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技
能人才占各类人才的比例显著提高,分别达到5%、20%、25%;研究生(博
士、硕士)、本专科生(含高职)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3%、40%。“四
基”领域、高端装备技术、现代制造服务、国际化发展人才紧缺的局面得
到有效缓解。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
机装备、智能制造、仪器仪表、绿色制造、再制造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显
著提高。新兴产业人才供给量显著增加。人才培养成为支撑机械工业由大
变强的基础和保障。
五年间,共培养各类人才约500 万人。其中:
——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五年内共培养管理人才约100 万人。其
中,高层次管理人才10 万;职业经理人才30 万人;专业管理人才60 万人。
——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五年内共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约150 万人。
其中,高层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20 万人;关键基础技术及工艺人才30
万人;重点产业领域工程技术人才40 万人;其他工程技术人才60 万人。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五年内共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约250 万人。
其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70 万人(高级技师10 万人、技师20 万人、高级
工40 万人);其他技术技能人才180 万人。
三、重点任务与措施
(一)创新培养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任务内容: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技术、熟谙经营的企业家和高
端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
际化的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以提升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
系统化和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目标,重点围绕提高现代管理、国际化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体系、质量品牌和绿色发展能力,继续提高管理人才
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企业管理基础能力建设,推广先进的管理方
法,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加强中小型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小
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要措施:
1.继续以国资委、工信部等部委组织实施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
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为抓手,加强制造业企业中高层
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战略管理和跨界经营管理能力。
2.以国家各级“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为依托,加强中小企
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培养一批适应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中高级
管理人才,提高中小企业现代经营管理水平。
3.按照“互联网+”要求,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加快企
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建立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
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积极培养既掌握先进信
息技术,又能够进行制造业数字化管理的信息管理的人才。
4.鼓励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合作,组开展各级各类管理人才的在
职继续教育、进修和专项培训,推广TWI 基层培训等多种培训,在管理层
中定期开展企业管理理论和优秀企业管理经验学习。
5.推动企业开展管理阶梯团队的建设,注重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加大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
(二)大力培养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
任务内容:针对技术短板,瞄准高端水平、聚焦高端产业,加强高层
次、急需紧缺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和创
新科研团队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优先引进和培养一批拥有国际发明专利、
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知名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信
息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能力,推广智能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在提升
工程技术人才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扩大队伍规模。加强“四基”领域工程技
术人才培养,保障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主要措施:
1.以国家“千人计划”为核心,聚焦机械工业重点域领军人才培养。搭
建高层次学习交流平台,加大人才和智力引进,营造高端学术氛围,增强
海外人才认同感。
2.以人社部组织实施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 教育部等组
织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抓手,依托项目实施,开展先进
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等急需紧缺人才专项培养,
培养大批企业技术研发、工艺创新、工程实施等方面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3.依托国家和行业的科技创新体系,确立一批“技术带头人+创新团队”
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发挥其在科研和工程项目攻关中的主体作用,力
行实践育人。
4.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积极申报《中国制造2025》各类工程项目,参与
各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建设,注重平台在人才培养
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在
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的作用,有效提升机械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素质。
5.进一步加强机械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企业
开展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提升、在职培训和高级研修,系统培养大批产业
关键领域紧缺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6.加强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与机械工业相关的机械工程技术、信息技术
和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
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三)加快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任务内容:培养大批拥有专业知识,能够满足机械工业转型升级要求
的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在保证技术
技能人才总量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针对产业关键技术、高端
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加大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
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适应机械行业企业“走出去”战略要
求的,集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型高技能人才。
主要措施:
1.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
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2.建立健全企业岗位培养培训制度,广泛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岗位培训,
既要重视传统岗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又要适应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
发展要求,培养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解决工艺和生产难题的高级技术技
能人才,尤其要注重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3.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
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高级技术技
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4.探索在各级各类技能人才培养机构中,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推进绝
技绝活传承,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完善技能大赛、劳动竞赛、一线工人科
学技术奖等平台,促进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
5.引导职业院校根据产业发展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扩大产业关键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急需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大
力发展制造服务业相关专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国际化水平。
6.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
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模式,推进职业学校制造类专业改革,不断更
新教学内容,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7.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教育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提高职
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渠道。
(四)加快重点领域人才培养
任务内容:强化电力装备、输变电设备、石化装备、冶金装备、农
机装备等重大装备相关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大力开展高档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仪器仪表、再制造和现代制造服务等
重点领域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加快培养熟悉国内外产业技术前沿
和市场行情的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能够有效解决客户疑难问题并
凝聚客户群的客户服务人才,重点培养一批能够走向世界的高级技术服
务专家。
主要措施:
1.实施机械工业重大装备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开展针对性
人才培养,开展人才需求调查研究,据此有组织、有计划、分门别类地开
展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的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形成国际
竞争优势。
2.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相关人才培养规划,瞄准高档数控机床、
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加快基础、共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
和企业研发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和引进产业链各环节所需的急需
紧缺人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所需的各类人才。
3.依托国家“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发挥其在支撑机械工业重大装备和重点领域中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中
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各类领军型人才。
4.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派各领域的优秀人
才赴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加强国际培训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
单位与海外制造业研究机构联合建立培训基地。
(五)加强基础领域人才培养
任务内容:加强轴承、齿轮、液压件、液力元件、气动元件、密封件、
链传动、传动联结件、紧固件、弹簧、粉末冶金件、模具等基础零部件人
才培养;加强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切削和特种加工工
艺人才培养;加强先进基础工艺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工程开发和技术应
用人才培养,加强机械工业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质量、标准、检验检
测、绿色制造、清洁生产等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技术人才培养,初步形成
一支产业技术基础专业人才队伍,显著提升基础服务能力。
主要措施:
1.依托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和相关工程等,在数控机床、发
电设备、工程机械、汽车等重点领域,引导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高
校、科研院所产需对接,建立产业联盟,建立健全机械行业“四基”领域
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层次技术带头人,加强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建设一
批技术研发团队和科技创新团队。
2.发挥“四基”领域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主体作用,依托国家实施“工
业强基示范工程”,深入开展“四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四基”
领域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和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
3.建立一批国家级“四基”领域研发工程中心,围绕“四基”领域开展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产品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展
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研究,开展工艺创新研究,开展基础专用
材料研发研究,开展“四基”领域产品开发,促进“四基”领军型工程技
术人才培养、成长。
4.着力改善“四基”领域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待遇,发挥市场在
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5.引导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四基”领域专业建设,扩大培养规模,
重点加强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型、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快产业发展急需的设备研发人才和关键技术人才培
养,缓解人才匮乏的局面。
6.依托“国家工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企业试验检测数据和计量数
据采集、管理、应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六)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任务内容:进一步明确行业组织、企业和行业内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
构的职责和权益,重点推进提高行业组织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能力和服
务水平,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行业内各级各类教育培
训机构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产教协商制度和产学研用合作的人才培养制
度,完善机械工业继续教育机制,逐步形成适应机械工业发展的人才培养
体系。
主要措施:
1.提高行业组织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能力。行业各级组织要将人才培
养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定期开展机械工业人才总量、结构、分布等情况
的调研,探索建立机械工业人才调查统计工作机制,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
结构与层次开展分析,建设行业人才信息库,为培养、引进各类各层次机
械工业人才提供数据支撑。探索构建机械工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
才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质量评价制度,建设机械工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
台。发挥行业组织优势,积极开展和参与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认证和
专业建设,参与和指导院校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
2.确立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支持企业完善职工继续教育制度、协同创新制
度、师徒传承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完善优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依
托各类工程项目培育创新型人才团队,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
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引导企业建立与高等学校、职业院
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3.提高行业内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能力和水平。机电类普通高等院
校和中高等职业院校、行业内各类教育培训、职业鉴定中心(基地)、行业
及大型企业(集团)培训中心是机械工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培
育行业人才培养市场,通过市场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教
育培训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在人
才培养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上述教育培训机构中择优建立一批“机械行
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继续教育基地”、“机械行业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继
续教育基地”、“机械行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机械工业基础
技术及工艺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各类人才培养基地的协同作用,形成适应
机械工业“十三五”人才队伍培养建设需要的行业教育培训网络。
4.建立产教协商制度和产学研用合作的人才培养制度。完善机械行业协
会学会人才培养协作机制,发挥行业主管机构的作用,加强与教育行政部
门和各类机电类院校的联系,反映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诉求,协商解决人
才培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引导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建设产业联
盟、企业创新中心等机构,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的创新发展,
同时,通过产学研用合作的方式,加快企业人才培养。
5.完善机械工业继续教育体系。完善由行业组织、企业、高等学校、职
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机械工业继续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
多层次的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等继续教育,提高继续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教
学质量。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实施机械工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通过高级研修项目、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加快人才
培养。鼓励各专业协会、学会根据本专业领域的需要,开展自主办学、合
作办学,开展管理、技术、技能专项培训。
四、支撑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紧密合作,
共同参与,建立和完善政行企校协同机制,加强对实施“规划”的组织领
导。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组织的“机械工业人才培养行业联盟”要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和协调,做好与政府部门、企业和院校的联
系,推进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建设,反映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要求,争取政
府政策支持,组织相关机构参与人才培养。机械行业各区域及各专业领域
行业组织,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根据本“规划”要求制定并组织
实施本地区、本领域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人
才培养制度,自主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机械工业企业作为行业人才培养的
主体,要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结合“规划”,自主开展人才培
养工作。相关院校要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
索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各方要在“规划”的统一引领下,努力形成
多方参与、各尽所能、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全面开展机械工业人才培养
的新局面。
(二)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评估和督导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推进和评估督导,在机械工业人才培养行
业联盟的主导下,统筹实施“规划”的各项任务。加强“规划”实施过程
的督导,及时跟踪了解“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调研解决“规划”实施过
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评估“规划”实施成效,重点做好中期
和终期评估总结工作,督促引导人才培养按照“规划”部署有序进行。
(三)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者队伍建设
行业各级领导、各级组织要重视并加强人才培养从业者队伍建设,进
一步完善从业者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高从业者待
遇,改善工作环境。要进一步加大从业者业务能力培养力度,树立对本职
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强化和磨练从业者求真务实、创新进
取的工作作风,全面提高他们的职业精神、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加强人才培养的宣传工作
大力宣传人才培养对机械工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
务与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人才是行业发
展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认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宣
传“规划”的目标、任务及措施,加大对机械行业优秀人才的表彰力度,
树立先进典型,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典型经
验和优秀案例的宣传,形成全行业关注和支持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局面,
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艺、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培养工作创
造良好环境。


关于机械工业“十三五”企业管理发展规划的建议
中国机械企业管理协会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要确保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
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所以说“十三五”
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的各个
部门提供机械装备的任务,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升,对提升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举足轻
重,事关重大。
第一部分:“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形势展望
一、企业管理转型提升,保障行业平稳发展
(一)“十二五”期间行业经济持续得到发展,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2015 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8 万亿元,利润总额达
到1.6 万亿元,行业经济总体保持了持续增长,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回
落。“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主要指标增速持续下
行。随着工业化初中期向中后期阶段转变,机械工业的发展已进入增长更
趋平缓的新时期。
机械工业企业中,出现不同规模企业分化加强的趋势。中小企业运营
发展压力加大,部分中小企业盈利水平下降、销售额增长缓慢;行业内大
型企业相对处于优势地位。2015 年,我国机械工业500 强单个企业最高收
入由2011 年的6097 亿元上升到11614 亿元;500 强企业的销售收入由2011
年的59431 亿元提升为80735 亿元;利润总额由2011 年的4831 亿元升至
6986 亿元;进入世界机械500 强的中国企业由2011 年的81 家(大陆企业
71 家)增加到104 家(大陆企业92 家)。
但从总体上看,机械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仍然增长缓慢,企业主营
业务利润率的增长水平低于同期销售额的增长水平。
(二)“十二五”期间,机械企业积极提升管理水平,取得丰厚成果
“十二五”期间,面对严峻的发展压力,机械企业积极推进企业改革与
管理优化,从企业结构调整、资产结构优化、技术研发投入多角度提升企
业综合竞争能力。
第一,企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混合所
有制经济和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等新尝试不断推进。很多企业积极构建
混合所有制的产权结构,并由此建立起科学的法人治理、激励约束并重的
运行机制;还有一些企业面向海内外市场招聘公司总经理,迈出了全面建
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步伐。另一方面,行业内企业积极进行资产结构调整。
机械工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并购活动活跃,各类型企业在参与市场
竞争过程中,对经营业务及时进行调整,通过企业资产的优化升级,淘汰
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第二,生产质量管理方面。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推行着精益生产,基本
上形成了5s 管理,生产流程得到逐步优化;很多企业能够按照标准和维修
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障安全生产;企业比较重视装备的技术
提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自动化程度。质量管理也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
多数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关注产品的检测与质量改善活动,并
通过控制供应商产品质量、加强客户沟通、建立质量激励机制等举措加强
企业质量管控。
第三,技术投入方面。近年来,机械行业技术投入比率总体保持增加态
势,大型企业在投入比率上多于中小型企业,但从趋势上来看,经过多年的
发展变化,中小企业的技术投入比率同大型企业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如图
1 所示)。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高铁、核电、工程机械等领域实现了核心技
术的重大突破,在国际市场上打造了一批有品牌、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优势
产品;中小企业中也出现了一批“专、精、特、新”的示范性企业。
第四,企业管理得到普遍重视。加强企业管理、通过管理提升促进企
业良性发展的思想,得到了行业内企业的普遍认同。不同规模的企业纷纷
在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加强管理降低企业运
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实力。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的统计显示,中
型、小型企业的管理重点仍然集中在产品研发、营销管理、精益生产、质
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大型集团公司则将关注点延伸至影响企业
长远发展和间接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知识管理、财务
管理、物流管理等环节。对企业管理的重视,成为了企业管理者不断提升
企业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见图1。
图1:重视该项管理的企业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通过优化调整,机械制造企业总体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向着良好的方
向发展。总体上看,经过多年的工作,机械工业企业对企业管理的重视程
度不断加深,也普遍进行了加强管理的各类行动措施,企业管理的作用日
益显现,取得了极大成果。尤其大中型企业具有更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更
多的资源投入,管理水平相对较高、提升速度加快。
(三)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
取得丰厚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行业内部分企业的管理体系仍有较
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对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挥作用不到位,
存在流于表面的现象;由于部分企业管理制度不合理、执行不到位、管理
效果不明显,企业管理的效益和质量亟待加强。
第一,战略管理体系有待健全。目前国内制造业企业大多注重战术层
面的竞争和管理,而忽略战略层面的竞争和管理。在实践中,过于强调具
体产品竞争、具体区域拓展,忽视产业链竞争和全局化布局。而在战略制
定和落实方面,部分企业存在“战略同质化”现象导致难以落实,或未建
立战略执行的保障和监督机制,企业战略没有发挥对企业发展方向和关键
领域的导向作用。
第二,管控能力提升迫在眉睫。大型企业的集团化管理,需要在集团
战略、集团资源、集团组织、集团供应链、集团品牌等方面形成顶层设计,
发挥集团的能量。在多产业大型集团企业中,部分企业面对各重点管理领
域和管理环节的管理手段不足,没有建立起与多产业大型集团地位相匹配
的管理体系,造成企业资源浪费、企业运营效率不高的局面。
第三,“大质量”运营管理薄弱,对“大质量”观念认识不足。在运营
管理上,机械行业部分企业将质量管理固化在产品质量的狭义定义上,但
并没有将把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管理方式贯穿于市场调研、开发设计、工艺
策划、采购、生产制造、安装与交付、售后服务等企业运营的全过程之中。
在实施方面,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全员参与、层层把关的卓越精益“大
管理”体系,企业管理没有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的突破口。
第四,企业软实力发展不足。机械行业部分企业在提升管理能力的过程
中,多注重产品质量管理、组织建设,对于影响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企
业软实力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品牌、企业文化的作用认识不足,缺少有
效的风险管控制度;不同规模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人
力资源管理能力需与时俱进,人才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
二、挑战与机遇并存,企业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机械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
新的特点,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一)宏观经济的“五新变化”,企业发展环境改变
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010 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过去30 多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矛
盾和风险逐步凸显,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新常
态主要表现为GDP 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向创新驱动转向等三大
特征。经济“新常态”将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
2、国企改革的“新局面”
在经济环境发展巨大改变的情况下,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总体
看,新一轮改革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国资国企双层改革,实行企业功
能分类管理,发展多元混合所有制经济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体包括,
建立混合所有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调整优化国有
经济布局;健全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等。
3、两化融合的“新工业”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要点包括“信息化”和“可
持续发展”,而智能制造和循环经济将是新型工业化的两条重要标准与内
涵。新型工业化是对传统机械工业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将极大改变机械工
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
4、国内区域的“新战略”
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国家陆续制定出“长江经济带开发”、“京津
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以三大战略为“三个支撑带”,
建立起沟通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等“四大板块”的
战略组合,将形成国内区域经济组合发展的新局面。
5、海外经济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深
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
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机械行业的“四个转变”,对企业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
划中要求实现机械工业的新型化转型,必须坚持实施四大转变,即“创新
驱动转变、竞争优势转变、服务制造转变和绿色制造转变”。
1、创新驱动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世界范围内制造业产
业格局产生了巨大改变;传统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激烈的竞
争环境。
为实现向“制造强国”的转变,机械工业企业必须加快推动新一代信
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
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
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还要将以信息技术
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与机械制造行业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机械工业”等
新模式,推动机械企业的转型升级。
2、竞争优势转变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和资源成本不断加大,我国
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不断弱化。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固定资产投入不能
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种发展模式终将被市场所淘汰。
机械工业企业应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不断增强制造业主体创新动力。
3、服务制造转变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单纯“生产-销售”的运营模式,不能
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也不利于企业整体收益的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要求企业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生产-销售”的
运营模式不断拓展,将企业的盈利点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建立起以增值
服务和全寿命周期服务为核心的、综合解决方案式的、以客户和市场需求
为导向的服务型模式,实现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的双提升。
4、绿色制造转变
伴随着资源压力和环境保护压力的不断加大,机械企业过去以牺牲资
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粗放式
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在生产技术上,行业发展趋势要求企业综合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提升
生产流程管控,不断降低企业生产的单位功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完成粗
放制造向绿色制造的转变,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推进绿色制造,还要大
力发展绿色设计、绿色技术、绿色材料和绿色能源等,进而生产出具有绿
色竞争力的绿色产品。
机械工业“创新驱动转变、竞争优势转变、服务制造转变和绿色制造
转变”的四大转变,既集中体现行业发展趋势的转变,也对企业管理工作
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三五”期间,机械工业企业要坚持以创新为根本驱动,
推动信息化进程,推动互联网对传统工业模式的改造;更多地依靠人力资
本质量和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将企业的盈利点延伸至价值链的后
端,建立起以增值服务和全寿命周期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推进绿色制
造、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最终改变传统机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
优化机械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结构,推动机械企业的转型升级。
第二部分:机械工业企业“十三五”管理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各次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
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
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为方向,以提升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系统为突破口,提高工业基础、综合集成能力和品牌
竞争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三支队伍和国际
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共创现代化管理模式、众
筹众包商业模式,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十三五”期间通过深化各项改革措施,
转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经济发展引向创新发展、
平衡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轨道上。
规模以上企业结合行业环境变化,进一步提升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精细化、系统化能力和水平,完善自主创新长效机制,深化信息技术手段
在管理上的应用程度,为提升行业竞争力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500 强企业
要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充分借鉴国际优秀企业管理经验,优化战略动态
管理,提升集团母合优势,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管理水平;中小型企业持
续完善基础管理,结合企业特点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重点提
升创新能力,强化在行业中的独特地位。
(三)工作方针
“十三五”期间,加强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的工作方针是:市场导向,改
管结合;创新驱动,共创共享;制造互联,两化融合;卓越精益,系统提
升;一厂一策,个性发展。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下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落实国民经济发展
规划,《中国制造2025》,明确企业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开发”、“京津冀协
同发展”和“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中的定位,积极加强企业战略的合理
制定和切实落实。
1、深化结构调整战略
以企业现有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为基础,深刻理解发展环境变化,以
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调整和优化企业产业结构、业务结构和资本结构,
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依据市场竞争态势和市场需求,完整分析企业产
品体系和产业布局,对行业内产能过剩或盈利能力较低的产品进行剥离,
逐渐淘汰落后产能;将企业资源更多的注入市场前景广阔、拥有竞争力的
产品上来,不断开拓新兴产业,优化企业产业布局。
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努力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着力推行差异化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关键基础产品和高端产品的比重;逐步降低利润空间
小、科技含量低的低端产品所占比重,将研发和生产的重点转移至富有市
场竞争的产品之上。
三是区域结构调整。要全面分析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市场、原材料、人
力成本和运输等因素,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产业合作和共享平台的作用。
2、推进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实现“两化融合”,把
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
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
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一是在思想观念创新方面,重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将
创新的能力与实践视之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根本动力。(1)国际视野上,
不断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管理软实力;(2)结合企业
具体发展状态,制定互联网与机械工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
目标和路径。
二是在技术创新内容方面,坚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竞争优势。(1)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的研发生产,重点组织
研发具有感知、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
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等智能核心
装置;(2)积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
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
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
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
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财务衔
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3)积极推动“互联网+机械工业”工
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
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构建优势互补、合作
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
三是在管理创新方面,构建创新平台与鼓励机制,保障与推动企业创
新。(1)坚持需求导向,健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跨
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创新驱动
重在人才驱动,把专业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合
理构建企业人才梯队;(3)推动企业资源平台化、开放化,培育企业内部
创客文化,激发员工创新精神。(4)完善内部创新激励机制,健全股权激
励及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持续创新动力。
3、打造生产服务战略
实现机械企业向“服务制造转变”,发展机械工业服务体系,机械企业
要改变单纯产品生产销售的运营模式,将盈利点扩展至企业的整个价值,
尤其注重挖掘利润空间更为广阔的价值链前后两端的赢利点。服务体系的
完善和构建将极大丰富企业的业务结构,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是研发先进制造技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实
质是建立面向顾客需求的生产组织方式,这就需要企业从以产品供应为中
心的传统制造模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制造模式转变。以定制化、个性化的
制造技术,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提升企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集成制造
系统和工作流控制系统的整体水平,实现智能制造。
二是提升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水平。要求企业以质量保证、柔性生产、
虚拟企业等管理手段为基础,提升现代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从制造环节控
制产品服务系统的生产和服务过程,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是构建知识管理技术。企业在服务化转型过程中必须构建基于产品
设计知识、制造过程知识和顾客需求知识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不同流程
内部隐性知识的识别、转化和显性知识的表达,以及相互之间基于开放的
知识接口,实现不同业务流程和工艺流程的协作。
四是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果。为了在服务型制造中实现企
业与客户互动、产品与服务融合、全程化服务、大规模定制、柔性制造和
网络协同等,必须有更高水平的信息化支持,需要对原有的企业流程进行
重组与优化,建立制造服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和企业间的信
息资源与信息系统进行有效集成,进而建立一个包括产品销售与服务、采
购与协同制造、综合信息管理、生产作业与控制、产品设计与管理、企业
信息门户等子系统在内的协同制造服务平台。
4、构建生态发展战略
积极发展“生态圈”式协同发展战略,这要求企业将“全产业链经营”
同“专业化经营”有机协调,并同上下游产业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构建产
业链“生态圈”式的合作网络,实现合作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一是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构建并优化企业“生态圈”式协同发展合
作网络。引入大数据技术或竞争情报体系,对市场需求、行业动态和产业
战略群落进行动态跟踪,发现业务合作机会,科学评估业务合作模式,有
效促成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或投资并购,实现各战略群落企业的发展共赢。
二是建立起良性交流平台。“生态圈”式协同发展战略,需要同利益相
关方(企业、研发机构等)在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方面实现深度信息
共享,通过信息的共享提高协同发展企业的整体市场敏感度,提升对市场
变化的应对效率。
三是合理应用金融工具和物联网技术,构建“生态圈”内的供应链系
统、金融支持系统。通过物流资源整合和供应链金融等金融工具,实现“生
态圈”内部的效率最高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提升“生态圈”整体综合竞
争能力。
四是在产业园区等地理条件下,通过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使用
的方式实现基础设施共同使用,达到节省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5、强化“走出去”战略
鼓励“全产业链出口”、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通过“全产业链出口”,
增加产品之外服务性业务的营收能力,并借此同客户展开长期合作,实现
长期稳定收入来源;通过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优化出口结构,提升企业
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利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
以创新为动力,将企业优势与国外需求相结合,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
设,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增长新动力,
为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机械工业企业要紧扣“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优势,
因国因业因企施策,有力有序推进“走出去”战略;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灵
活采取贸易、投资、园区建设、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对外合作水平;
加强有效协同,探索联合出海,形成走出去合力;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稳健
经营和资产安全;狠抓质量品牌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良好形
象;加快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夯实“走出去战略”的人才基础。
6、注重企业战略动态管理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市场竞争烈度不断
增加,个性化、差异化消费成为主流,这些都对企业战略管理提出了新的
挑战。数年或十数年保持一成不变的企业战略模式难以保证企业在面临市
场变化时,能够做出正确决策。保持对企业战略的动态式管理,成为企业
战略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
图2:“情景规划”管理模型图
越来越多的世界级优秀企业,通过情景规划的方法来进行“战略制定
-战略执行-战略调整”的闭环动态管理(如图2 所示)。首先,通过网状
思维形成对未来发展的情景分析,而非简单的线性判断;其次,通过战略
-规划-计划预算的逐层分解机制,保障了战略目标的落地实现;最后,
将年度资本性支出与战略规划有机结合,科学评估投资项目和机会,合理
投资,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配合实现战略转型、结构调整的最终目的。
(二)升级企业管控模式
进一步利用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企业升级管控模式,提升企业综
合竞争能力。
1、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是进一步释放企业竞争力的改革路径,国有机械企业要抓
住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机会、打开国企改革的新局面,在战略性投资引
进,核心人才激励,资本市场利用等方面,利用资本结构完善来推动公司
实力的整体提高。
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体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要真正实
现出资人主体到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混合所有制企业要真正做到产
生实际效用的公司治理,牵制与效率平衡;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实现股东价
值最大化,科学评聘经营层,防止内部人控制;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吸收各
种产权体制的优势,防止各种体制缺陷的传染;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形成长
效人才吸引力,利用和创造长期激励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混合所有制
企业要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与国有资本管理目标保持一致。
在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整理并吸收国企改
革中的已有经验、教训,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的情况下,积极
探索适合企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式;还要充分借鉴国际
优秀企业集团的经验,分析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象、程度和改革脉络,
在此基础上需根据企业整体竞争力要求,进行取舍,避免一刀切、照搬套
用等情况出现。
2、深化现代企业制度
在已有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健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一是广泛推动股份制改造。除特殊行业企业外,其他国有和国有控股
的大中型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
通过规范上市、整体上市、中外合资、产权置换、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
多种途径进行股份制改造,构建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
二是明确区分企业资产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
将企业真正打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载体。建立健全公司制度,
即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
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三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除产权和公司制度外,构建企业绩
效考核、组织结构、财务制度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不
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活力。
四是要积极进行企业组织架构的高效化改革。在综合分析企业管理和
运营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构建,力求通过精简、高效
的组织架构改变企业原有的机构冗杂、权责不明、人浮于事的弊端,提升
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
3、升级集团管控能力
伴随着我国机械行业内部的资源整合,中国机械工业大企业从百亿级
企业向五百亿级和千亿级升级。多产业布局的大型集团的管控能力和管控
效果,成为影响集团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同单体企业相比,集团总部管控能力的提升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需求。
集团总部的持续发展依靠的是资本、业务和组织三位一体的组合及其动态
调整的竞争力,以实现集团化管控升级。首先,资本结构方面,通过多层
投资,借助资本杠杆,适度有效的进行资本扩张;同时平衡资本安全,保
证合理的资本结构构成,聚焦主业发展,不断提升资本回报。其次,业务
结构方面,集团要选择协同支持的业务组合,业务的行业吸引力要比较强,
从而提高组合收益,业务周期长短结合,从而平衡收益。最后,组织结构
方面,合理发展组织规模,有效优化组织结构,形成组织的横向和纵向联
结,提升集团整体凝聚力,体现集团总部“中枢神经”的效用,保证集团
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全球知名企业的竞争已经由“竞争优势”转变升级为“母合优势”。要
实现多产业集团的发展,需要在集团总部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母合
优势”,使集团各业务机构能够创造比其独立发展更大的价值,实现1+1>2
的结果。提升集团总部创造价值的能力,要从业务单元特征、总部特征和
总部创造价值方式三方面匹配分析,发现价值创造的改进点,不断提升总
部价值创造能力。
4、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推进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国有企业方面,努力构建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的管理体系,从而优化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根基”。建立起投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完全
按照法人治理结构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并在此基础上相互协调、相互配
合、有效制衡的高效运转机制,并通过职业经理人制度,增强企业活力,
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企业市场化运营。
建立构成职业经理人制度,制定职业经理人选拔的依据、标准和方式,
“制定职业经理人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计划,设计职业经理人队伍的绩效考
核和薪酬激励机制。
(三)推动运营管理优化
在企业的运营的过程中,将“大质量”和卓越精益的管理理念贯穿企
业的整个运营活动之中,以“互联网+”为手段,优化企业运营和管理效
率,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深入推进精益生产
深化企业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的优化和改造,通过在系统结构、人员
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持续优化,使企业生产系统和管理体系
能报保持良好的市场适应、应激优化能力,并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
实现企业的最优化管理和持续提升。
一是要求企业员工加强精益生产方式理论的学习,不断深化对该体系
的理解程度,紧密结合企业自身运营发展特点和生产模式要求,制定出符
合企业运营管理要求的生产组织体系。
二是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5S”现场管理,“QC”质量控制
和“6σ”系统优化等为参考,制定清晰的管理方针、目标和计划;以建立
学习型组织为主要内容,完善长效的班组管理机制;以整体优化的要求,
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重新整合业务流程,全面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三是将精益生产方式贯穿于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协作配套、营销网
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形成企业完整的生产组织体系和生产方式,
综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2、提升质量安全管理
在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中,产品质量直接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
力,而安全生产则是企业赖以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必须不断提升
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时刻不可懈怠。
一是质量控制方面,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许可证规
定和强制性标准为导向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推进质量认证、标准
符合性认证和新产品鉴定;建立健全全员、全生命周期的,加强研发设计、
采购、生产、储运、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积极采用六西
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和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推进产品质量提升;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
追溯能力,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二是安全生产方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
责任。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看作是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
减少各类伤害事故与职业病,消除作业风险与职业危害;建立健全各项安
全操作规范,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加大安全投入,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建立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将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等内容纳入员工培训和考评体系之中,通过培
训教育等方式,提升全体员工质量和安全意识,使产品质量管理和安全生
产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
3、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
通过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率,逐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成本管理
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企业应变能力和
风险防控能力,全面促进和保障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一是推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将企业的人、财、物全部纳入预算,
强化预算全过程控制和刚性约束。
二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制度,通过强化定额和对标管理,合理界定成
本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限制和监督各项成本支出、加强重点环节和重点
领域的成本控制。强化成本核算,开展成本动因分析和成本预测,加强重
点环节和领域的成本控制。
三是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提升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加强资金规划,
集中调控资金,强化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优化资
金结构,降低财务成本。
4、集约管理资源能源
积极推进企业物料、能源的管理和有效利用,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提高综合效益。
一是加强企业生产原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完善领用、仓储、回收等各
项管理制度,有效降低消耗。
二是将能源管理的对象拓展至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资源能源的
计量、检测和统计,合理推进企业节能降耗。
三是积极利用先进适用的节能减耗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技术改造。
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充分
利用余热、余压、废气、废渣和废液等物发展循环经济。
5、升级信息技术管理
近年来,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将以信息化技术改
造传统工业,使传统工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在“再工业化”战略实施的过
程中,逐渐形成一套“五层信息化”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理论,主要包括个
人信息化、制造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远程信息化和产品信息化五个层次,
分别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系统。目前,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信息化主要
处于远程信息化层面,而我国机械工业企业大多处于前三层的构建或完善
过程之中。
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应首先构建或完善企业办公自动化信息,通
过OA 系统等个人信息化层面系统的构建,来实现信息在每个人员工之间
的高效、快速、及时流转,推动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效率提升,为企业信息
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奠定基础。已实现办公自动化的企业应着力实现制造信
息化,通过将产品开发、制造和经营的全过程实现电脑化,强化物料管理,
有效执行操作控制自动化系统,达到保证产品质量体系的完善、提高生产
效率的目的。
有一定信息化基础、处于管理信息化层次的企业,应依据信息化程度,
充分和吸收先进企业的经验成果,选用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应用模型,如
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 和经理支持系统ESS 等。通
过将业务过程数字化,利用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
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便做出有利
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
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应充分认识国际范围内信息化进程,不断提
升自身同信息化的融合程度。目前,发达国家在远程信息化已经积累的大
量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多种满足不同企业需求的远程信息化解决方案;在
产品信息化方面也开始进行探索和尝试。我国机械企业应积极学习现有先
进经验,提升现有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四)关注软实力的提升
注重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是企业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优势的必要条件。
1、塑造维护企业品牌
品牌的经营管理也是一个长期维护的过程。只有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
可信度为切入点,并以完善品牌美誉度为指数,以提高品牌忠诚度为目标,扎
扎实实培育品牌,才能使企业品牌健康稳步地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软实力。
明确企业的产品定位,在差异化产品的基础之上,差异化品牌才能得
以实现。差异化的关键是创新,具体要求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
新。技术创新能够为用户创造重要的“新差异”,通过拉开与同类产品的性
能差距,从而实现差异化,技术差异的优势在于在短时间内很难被模仿;
价值差异的建立,需要企业进行科学缜密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
位,从而生产出符合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产品,形成品牌效应。
品牌建设路径主要包括产品建设、品牌培育、独特的宣传策略、分销渠
道建设和在细分市场塑造和推广品牌等环节或方面。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时间、
多纬度的综合过程,需要在上述各要点的综合推动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
品牌传播方面,要求各行业机械企业在对自身产品和客户群的综合分
析上,通过媒体广告、产品推荐会、事件宣传等方式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
2、建设三支人才队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团队的支撑。人才结构方面,就行业特点来看,
机械企业应重点培养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技能
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制度机制方面,应通过打造招聘选拔体系、职业发展
体系、薪酬福利体系等多种体系和完整的管理平台系统(如图3 所示“7+1”
体系图),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企业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图3:“7+1”人才管理制度体系示意图
具体来看,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企业现阶段及未来的人才需求,规范人力规划和选聘管理,
根据战略目标构建人员梯队,以“唯能”、“唯德”为标准从内外部吸收提
拔适合人才。
二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三支人才队伍。强化岗位体系
建设,分别设计适合不同人才发展的职业路径;将岗位晋升与个人业绩和
能力素质水平有机结合,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是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以业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与实施,
对企业骨干人才尝试开展包括股权激励、技术入股等在内的多种激励方式。
第四,完善培训管理机制,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立企业大学,设计有针
对性的培训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创造企业持续学习的良好氛围,
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水平。
3、发挥企业文化作用
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起着积极作用,企业竞
争实质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
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整个发展历程。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
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的提高。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最终推进企业竞争
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五)增值企业社会价值
增值企业社会价值、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
条件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实现向“绿色制造”转变的必然要求。
1、打造环境友好企业
切实落实国家节能环保相关政策法规,降低企业发展能耗、降低企业
废弃物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企业加强管理、实现持续发展的
应有之义。
一是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强绿色产品
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大力促进新材料、
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二是加快对高消耗、高排放的机械企业的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
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
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三是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
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2、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解决企业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冲突、
保持社会关系和谐和经济秩序稳定。企业的管理者应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
目标的传统理念,要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
消费者、社会的贡献。
一是要求企业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
法和劳动保护法。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
二是注重相关利益者的权益,包括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职工权益,
对供应商和销售商诚实守信,保证投资者利益,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是支持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热心慈善
事业,支持教育、文化、卫生、环保和军民共建等社会公益活动。
四是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
形式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程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程,是结合机械行业企业所面临的新经济环境
和《中国制造2025》,为确保完成机械工业“十三五”企业管理重点工作任
务,实施的重点工程。
(一)深入推进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工程
机械工业“现代化企业管理示范工程”,是国务院清理评比达标表彰办
公室公布的中央机关各单位评比表彰保留项目之一,是经批准由中机企协
具体实施,推动行业企业管理上台阶的重要载体,是机械行业坚持多年不
断创新发展,推动全行业企业管理进步的品牌工程。
以评定“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企业”、“管理进步示范和现代化管
理企业”的活动为载体,打造机械行业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示范梯队;以表
彰优秀企业管理工作者为载体,以衡量管理工作业绩为主要标准,以工作
在一线的专职企管工作者为对象,遴选优秀车间主任、优秀企管工作者、
优秀企业家,授予称号,给予表彰并重点宣传。
在评定的过程中,合理选择对标企业、精准对标分析、推进整改落实
和衔接绩效与反馈执行。同时,帮助企业构建对标保障体系,形成常态工
作机制,推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示范工程继续坚持企业自主申报、质量第一、评定和遴选工作公开、
公平、公正原则,还要注重评价工作与管理咨询服务相结合的形式,根据
企业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大力表彰、宣传和推介示范典型,实现在
评价企业的同时带动行业整体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工作目的。
(二)持续打造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工程
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工程”以坚持实施20 余年的《中国
机械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办法》为基础,以发现、总
结、提炼、评审、宣传、推广为工作流程,以实践检验、实施效果突出为
主要评价标准。
研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
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发展新模式和新业态促进生产与需求的对接、传
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探索汇聚资源,推进分享经济的发展,拓展小
微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实现大型企业的转型升级。本着“大家一起创品牌”
的宗旨,众筹经营新模式,提供众筹采购服务项目、消费分红服务项目和
众筹众包咨询服务等三大服务;搭建众筹众包服务、众智众创学习平台、
众志众扶事业等五大事业平台。
创新成果推广工程的各项管理创新成果将从多种渠道在机械行业中进
行推广,为企业不断提供可学习的创新案例、可供借鉴的管理模式和经验、
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举措。
(三)重点推动中小企业管理提升工程
目前中小企业已占全行业企业总数的90%以上,成为我国机械制造业
振兴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发展积累不足、技术研发实
力不足和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多呈现要素驱
动的基本特征,因此,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的任务十分繁重。
为此,重点推动中小企业管理提升工程,要大力加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
新和管理提升工作,指导其加速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加
快掌握关键技术,坚持培育自主品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工信部中小
企业司批准的国家机械工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培训、金融、信息)示范平
台,为中小企业的转型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资金支持和信息支持;激发中
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发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
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工信部开展的“向中
小企业送咨询服务”工程,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咨询机构和管理经验丰富的
专家,选择部分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集群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指导和
管理诊断,帮助中小企业制定一厂一策的管理改进措施;引导大企业与中小
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
共赢的协作关系。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
(四)深入拓展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中机企协应发挥综合性专业管理组织的作用,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先进
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要发挥与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合署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各行业协会和各省市地方协会为依托,广
泛组织业内外专家、学者和管理工作者,通过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
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服务和管理咨询服务。
一要持续推进500 强研究工作。持续追踪中国机械500 强企业和世界
机械500 强企业的经营数据、发展趋势、战略调整和管理现状,并通过深
入分析,为客户企业把握机械工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案例支撑。
二要推进发展战略研究工作。依托资源优势和对国内外机械企业的持
续研究,中机企协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和案例,掌握了行业内企业管理
发展状况及所遇到的普遍问题,通过对机械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的基
础上,不断推进行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为不同类型客户提供个性
化的战略咨询服务。
三要建立综合咨询服务体系。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打造服务平台,引
入先进的企业管理咨询理论,如情景规划理论、竞争情报理论、集团管控
理论等,努力在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管理、技术创新、文化建设、人力资
源、绩效考核、资本运营、并购重组、企业信息化以及精益生产方式等方
面做好咨询和培训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权威性的企业管理咨询专家队伍和
咨询服务组织网络。
(五)切实推进两化融合服务工作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坚持两化融合,是
机械企业进行创新驱动转变、竞争优势转变的基本途径,也是企业走新型
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机械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是加大与信息技术企业、通讯技术企业、软件服务企业的合作力度,
利用其先进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发的的管理信息系统、云计算系统,为行
业企业提供服务,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二是依托工信部批准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服务机构,对重点企业
进行长期跟踪和指导,及时掌握信息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技
术和培训帮助;构建两化融合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积极开展两
化融合水平量化评估,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给予评估与科学引导。
三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互联网+”。在分析企业实际情况
与优化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革新的优良契机,借助互联网软
件和网络设备,对企业价值链各有效环节进行合理“互联网+”式升级,
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拓展企业内外部渠道。
四是加快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将两化融合复合型人才纳
入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弥补人才缺失的不足;设立一批以主导产业骨干
企业为依托的两化深度融合人才实训基地和以第三方培训机构为依托的两
化深度融合专业培训机构,开展面向各级干部、企业家、企业信息化从业
人员的培训计划,提升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
五是注重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
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工信部《关于加强工业控制
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强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
检查、监管和测评,实施安全风险和漏洞通报制度;加强新技术、新业务
信息安全评估,强化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安全检测和认证,依托相关机
构建立第三方信息安全评估与监测机制。
(六)积极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依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需求,制定企业人才战略,积极实施人
才队伍建设工程,以满足企业当前发展模式转型和未来持续发展的人才要
求。
搭建企业管理培训平台。综合把握企业中高管理层者、企业员工在管
理理论和业务技能方面的提升需求,充分利用各渠道师资资源,如高校管
理学者、业内外专家和优秀管理工作者等,搭建企业管理综合培训平台,
以平台为媒介,促进企业间、企业同专家学者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机械工
业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机械企业等转型升级。
重视企业管理阶梯团队的建设,加大对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的培
养力度。加快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管理能力提升工作,在管理层中定期开
展企业管理理论和优秀企业管理经验学习班;推动“人人成为经营者”管
理模式推广辅导、TWI 基层培训等多种培训,注重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和选
拔,将公开选聘和自身培养相结合,加快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效率。
重视企业技术工人梯队的建设,培育一支由初、中、高级技术工人、
技师、高级技师组成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管理技能
型的技术工人队伍;建立企业多层次人才库,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继续深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国家机械行业特有
工种国家职业标准,切实实施机械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
机械人才外派培训、境外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技术人才综合能力;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优秀技能人才的表彰奖励活动,激发技术人
才的主管积极性。
要完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实施以能力和业
绩为导向,以岗位职责为依据,以绩效目标为核心的分类考核、分别评价、
公正科学、效绩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经营业绩考核为依据,
以岗位绩效工资为基础,短期薪酬分配与中长期激励有机结合,人力资本、
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新型薪酬激励制度。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机械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
力的集中体现。“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努
力适应市场化需求,持续推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产业转型升级取
得新进展,高端装备自主创新取得新成果,两化深度融合进程提速,新兴
产业与现代制造服务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机械
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新进步,企业文化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
用日益突出,服务于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
性交汇,国际产业格局正在重塑。“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进入决胜阶段,实施《中国制造2025》进入关键时期,机械工业加快转型
升级、实现由大到强进入攻坚时段。机械企业必须抓住重大历史机遇,顺
应国家与产业发展大势,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机械工业整体文化软
实力,为建设机械制造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伴随着机械工业的创新发展,广大机械企业自觉将企
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围绕产业升级、科学管理和品牌建设,
根据形势变化和员工需求,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新理念,拓展企业文化
建设新领域新内容,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新实践,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建设新格局,取得了丰硕的文化成果,展现了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强企、产
业报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实力。
1.坚持主题主线,构筑企业文化建设体系格局。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
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坚持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和
产业发展愿景相统一的建设宗旨,保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始终
坚持两个文明并举、两手抓两手硬的建设方针,形成了领导重视、机构健
全、机制完善、载体多样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多数企业已建立或正在形
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与企业和员工共
同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
2.立足以人为本,坚守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原则。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围绕机械工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的
大局,坚持贴近行业、贴近企业、贴近员工;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继承借鉴、变革创新、突出个性;坚持重在实践、有机结合、相融共进、
多方联动和齐抓共建的基本原则,持续推进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健
康发展。
3.着眼素质提升,推进企业文化整体认同。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推进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有机统一,促进
了企业素质的整体提升;通过意识提升、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积淀、
文化导向、精神弘扬、示范引领,以及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员
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活动,促进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认同,促进了
企业文化理念入心入脑、落地生根,形成了文化强企、产业报国的共识。
4.坚持继承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机械
工业优良传统作风的基础上,挖掘和拓展自身文化资源,注重与时俱进,积
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活力。
“十二五”以来,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不论从手段、内容,还是从效果等
方面来看,都取得了明显的转变和提升,并逐步向更高、更宽、更深的领
域延伸,开创了生动活泼的崭新局面。
5.突出自身特色,彰显企业文化建设软实力。
机械工业企业遵循企业文化共性,在实践中努力探寻企业文化自身养
成和发展规律,注重本企业文化修养的积淀,下功夫培育企业文化的个性。
通过培育特色鲜明、寓意深刻、具有旺盛活力的企业文化,全面展示了企
业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和企业形象。通过精心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软
实力,有了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通过比学赶超,涌现出一批在行业乃
至全国领先的企业文化特色单位,机械工业文化实力得以整体提升,在建
设机械强国的宏伟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持续发展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总体看,发展并不平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大型央企、国有和国有控
股企业以及少量非公所有制企业,文化建设已进入成熟期或创新期;部分
企业随着二次、三次创业正在进行文化重塑或再造;部分企业文化建设仍
处于一般化状态,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还有一些企业特别是小
微企业,仍处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期。
其主要问题表现在:思想认识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思维和理论认知,
缺乏国际化视野和战略眼光;建设的系统性不够,缺乏顶层设计,缺乏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融合、提炼、践行和引领;与生产经
营的融合度不够,文化建设自我循环,缺乏特色,效果不佳;健全运行体
制机制力度不够,缺乏财力人力的投入,专业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保障
措施和工作执行力,文化建设难以推广和深入;员工的认知认同度不够,
缺乏员工的自觉参与,缺乏感召力与创新力,文化建设难以落地生根。机
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距离机械强国和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差
距,尚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势要求
(一)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十三五”,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科技与产
业革命迅速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宏观、
中观、微观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文化力的较量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与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发展的大背景,正在证明着未来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
更高级别的竞争体现于文化力竞争的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
力,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和作用不言而
喻,而且越来越受到关注。
2、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中
央确定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十三五”国家经济
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中国制造2025》指出了中国制造业未来十年的发展
路径,机械工业制定了“十三五”促进由大变强的指导意见,这些都为机
械工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利好的政策和环境。同时,机械工业发
展仍面临着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凸显,
行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化解过剩产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短
板,以及企业深化改革等任务艰巨繁重,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3、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必然。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统揽全局,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体要求,适应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进企业文化建
设实现“三个转变”,即:推进建设模式由传统思维定势向现代运行方式转
变,推进建设领域由界内有限空间向全方位全过程转变,推进建设成效由
单一单项标准向更高更深更实转变,提高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文
化建设的全面创新。使企业文化真正发挥团结职工、凝聚力量、提升管理、
树立形象、塑造品牌、增强竞争力的功能作用。
(二)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呈现新趋势新需求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及机械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亦
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
1.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向好。
“十二五”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国家连续出
台相关政策,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了上下重视、全面加强的利好
环境;思想氛围越来越浓,文化作为软实力越发受到关注,文化建设力度
加大,奠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客观需求越来越高,人民生活改
善、企业改革发展、职工队伍变化,推动文化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发展速
度越来越快,新时期文化建设声势之大、力度之强、落实之快前所未有;
创新成果越来越多,广大企业勇于实践,提供了很多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
和实践成果。
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仍存在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干扰分化、网络传
播鱼目混珠、社会风气有待改善等不利条件,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
影响。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日渐深入。
在实践中,机械工业企业以深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引领和促进企业科学
发展,不断强化建立核心价值观为根基的坚韧的精神文化纽带,增强以价
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控制力、影响力、竞争力。同时,把员
工作为深化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要素,努力将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深
植于企业员工的心灵中,形成员工与企业之间自觉的心理契约,使员工认
同企业战略、理解企业制度、配合企业管理,企业员工正逐步由企业文化
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自觉自励的主动实践者。
3.企业文化的“管理”属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管理科学, 其“管理”属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文化通
过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管理要素的匹配、梳理、
凝练、深植、提升,固化为企业制度,融汇于企业管理之中,从而有效地
实现了文化管理。
4.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日益得到重视。
坚持以员工为主体,以为了员工、依靠员工、服务员工、关爱员工、
培育员工、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
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坚持把文化育人与人才强企有机融合,通过润物
无声的文化培育,使企业倡导的先进价值理念为员工所认知认同认可, 入耳
入脑入心,并成为行动自觉,在全员参与、主动实践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
深入。
5.企业文化建设的升级再造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机械工业企业面临着适应调
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文化融合与整合,以及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中的跨
国文化管理和文化“走出去”等诸多新问题。这不但引发了企业对原有文
化变革、提升、创新的强烈愿望和深度思考,也促进了企业文化实践探索
方兴未艾,文化的升级与再造成为当务之急。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当前,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已成为制约企业文
化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结。专业人才的匮乏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划的
科学性,文化实施的规范性,以及文化成果的有效性。企业文化升级再造必
须要有一批专业人才,对从顶层设计到文化落地的全过程进行专业化引领,
才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步入科学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加快专业人才队伍
建设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要有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这是保持企
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备条件与必要措施。
三、“十三五”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贯
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
推进机械工业由大变强为发展目标,以实现员工素质提高全面进步为根本
宗旨,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驱动,求真务实,持续改进,不断丰富企业文
化建设的内容形式,不断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整合凝聚企
业文化建设的资源力量,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为实现企业“百年
老店”和机械制造强国打造文化软实力。
(二)工作方针
坚持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确保企业文
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凝聚党的各级组织力量,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
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企
业经营、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协同作用,实现企业文
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管理的有效融合。
坚持服务中心。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企业中心工作和机械工业振兴
发展服务,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服务,努力建设与强国战略
和机械工业发展相适应、与机械工业发展路径相协调、与机械工业竞争优
势相一致的企业文化,为机械工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振兴发展提供强
有力的文化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提高员工对
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认同,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员工自觉参与企业文化建
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实现全员共建。
坚持创新驱动。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创新激发
建设的活力与创造力,依靠改革创新破解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和
体制机制弊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蓬勃
发展。
坚持求真务实。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从生产经营的实际出发,从现实
问题中寻找突破口,不搞花架子,不做无用功。要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效
果评价,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受欢迎、起作用为检验标尺,促进文化落
地生根,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企业硬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三)总体目标
到“十三五”末,全行业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基本建成与
制造业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
一致、与机械工业振兴发展相匹配、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建设机
械强国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具体目标:
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成熟,水平处于行业前沿;一大批
企业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一批企业班组文化建设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成为班组文化建设先进单
位;30 个班组成为班组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四)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企业文化基本建设,打牢文化建设的基础。
加强企业文化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项基本建设,不断
赋予体现时代精神的崭新内容。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
和“机械强国梦”,积极培育民族精神,用共同价值和共同理想凝聚广大员
工的思想和意志。企业要构建核心理念体系,完善和推进企业文化理念识
别体系(MI)建设,促进价值理念的培育转化。引导广大员工奉行公民和
职业工人的价值准则和崇高理想,践行爱岗敬业、产业报国的企业责任使
命,努力使先进文化精髓与企业员工的责任使命有机融合,使之成为员工
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要加强对全体员工诚实守信道德观念的教育,把
企业建成“讲道德、讲自律、讲诚信、讲商誉”的市场主体。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和评估体系,探索
建立机械工业企业文化指数体系,树立行业标准。积极推进依法治企,健
全企业管理制度。努力寓文化价值理念与制度规范之中,实现企业制度与
文化理念的对接,实现文化理念制度化,增强制度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
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完善和推进企业行为识别体系(BI)建设,优化
岗位行为规范,健全和完善规范的员工行为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健
全企业诚信制度,完善诚信体系。
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完善和推进企业形象识别体系(VI)建设,设立
体现企业特色的司旗司徽司歌,建设优美的厂容厂貌,强调员工的仪容仪表,
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良好服务,使企业的文化理念外化为员工形象、产品
形象和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探索和推进企业文化顾客满意战略
(CS), 加强顾客满意战略与企业经营的紧密联系,以CS 推动企业由生产
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进而由市场导向转变为顾客导向,促进产品满意和服
务满意,并最终达到顾客满意,不断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
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抓住企业文化精髓,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在抓好基本建设的基础上,要抓住文化建设的
精髓,紧密结合行业和企业特点,探索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1. 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实干兴邦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
在引领思想,凝聚共识方面的作用,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干部职工,用科
学的思想培育干部职工,用建设机械强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责任感
使命感激励职工;要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范人物,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事迹
等方式,弘扬机械工业严谨求实、不尚空谈的优良传统作风,并以此统一思
想,振奋精神,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巨大力量,推动行业企业发展。
2. 践行“工匠精神”,倡导大国重器的工业文明。要注重从机械制造的
特点出发,从工作层面的实际问题入手,加快培育职工精益求精、一丝不
苟的“工匠精神”。要将这一带有普遍性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育,作为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要大力宣传倡导工业精神与制造文明,
努力使合作精神、契约精神,理性实干、专业专注、精益精进精神,以及
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细节意识、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等核心元素,融入
到企业文化之中。积极培育践行行业精神、大国重器的工业文明,大力营
造学习反思、改进创新、快速反映、精益管理、诚信守法、敬业奉献的文
化文明环境。
3.培育创新文化,积蓄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要通过创新文化培育,实
现职工思维观念创新、企业文化内涵创新、手段方法创新和工作格局创新。
特别是要从技术层面,大力培育“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创新理念和有
创新追求、创新思维的文化,增强全员的创新意识,树立建立有利于全员
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探索、鼓励发现,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
环境,使创新成果蓬勃涌现。要积极倡导实施PDCA 循环管理体系,以增
强企业追求卓越、实现可持续发展动力的改进与创新的策划、实施、测量
与评估,促进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促进
形成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保证企业基业长青。
4.重塑品牌文化,树立机械产品的新形象。要从市场层面,针对机械产
品现存的质量问题,不断加强企业质量价值观、质量意识、质量精神和“用
户第一、诚信为本”文化理念的培育,促进企业和员工将质量文化物化为
良好的质量行为,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要树立典型,开展全国
行业和企业质量文化标杆单位评选等活动,加大对质量文化成果的发布、
交流和推广。要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品牌意识,切实加强
品牌文化建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软实力。要加大中国机械制造品牌的
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机械制造的良好形象,努力将质量品牌文化效应
转化为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机械企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
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5. 注重融合文化,强化文化的主体功能作用。要注意从加强企业全面
管理的高度,加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要在制定企业发展规
划中予以体现,要在业务和职能管理部门职能中予以体现。要根据企业转
型升级的需要,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在加强知识管理、绩效管理、
诚信管理、风险管理等过程中,相应开展好绩效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
化、廉洁文化等文化建设,以文化与管理的有效融合,促进经营管理过程
的控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的自觉养成,提升企业文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适应企业深化改革与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加强集团与子企
业母子文化的融合,重点解决好母子文化协调统一问题,切实形成以集团
文化为统领,以子企业个性文化为基础,统分结合、有机联系、各具功能
的母子文化体系。要适应机械企业混合所有制和兼并重组的需要,解决好
多种所有制和兼并重组企业文化的平稳对接和文化融合,有效减少文化冲
突,实现文化的整合创新和再造提升。要适应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施“走
出去”战略和中外企业合资合作的国际化发展潮流,加强国际化跨国经营
中的企业文化融合,开放自己,包容别人,为我所用,共享共赢,实现跨
文化的兼容并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6、探索新兴文化,保持企业文化的旺盛生命力。要顺应产业发展的新
趋势,通过探索绿色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形成绿色发展新理念,形成绿色
制造、绿色产品、绿色经营的新举措新模式,开展绿色评价,推行企业社
会责任报告制度,树立机械工业企业的绿色环保新形象,促进企业走上绿
色发展道路。
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学习和探索“互联网+”形势下
的机械制造文化。要研究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变革所引发的企业文化
变化,研究“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带来的员工队伍需求的变化,以及由此
带来的员工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变化。要按照新趋势新变化与新需
求主动作为,在文化的核心元素中增添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和新的内容,
并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职工了解、理解和掌握。要在文化建设中自觉
贴近、跟进和服务于产业与企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步伐,充分展示文化的魅
力和生命力,以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更好、技能更高、创新更强的“职业
工人”和“智能型”员工队伍,推进企业由传统型迈向产业中高端。
7、构建和谐文化,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幸福指数。要立足于促进员工全
面发展的根本宗旨,研究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员工的心理影响,注重对员工
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员
工心理援助(EAP)的中国化途径,培育积极心理,促进员工健康工作,舒
心工作;要坚持开展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培养,增
强员工的职业光荣感,促进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要坚持创造性地开展幸
福企业、和谐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员工体面劳动,不
断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幸福指数,为企业的稳定和改革发展增添正能量;要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推进员工的知识更新,重视和培育员工的首创精神。
为员工成长成才建立通道、搭建平台;要坚持选树典型,以榜样的力量,
鞭策和激励员工成长。积极发挥以人为本的功能,深入开展班组文化建设,
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三是认真实施“三大工程”,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生根。
要通过实施企业文化“三大工程”,指导和促进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
落地生根,引导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1、实施“品牌建设工程”,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
工程项目:品牌创建活动,包括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评选、全国机
械工业“感动人物”评选活动;机械工业质量品牌文化推介活动;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先进典型企业、班组事迹推介活动,包括
交流研讨活动、班组文化演讲比赛等活动。
2、实施“理论研究工程”,促进成果水平提升及推广应用。
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机械工业文化建设重难点、热点问题的
研究,通过交流研讨展示,促进研究水平提升,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
广,指导和促进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工程项目:优秀研究成果、优秀创新成果、优秀学习成果、优秀案例
评选。每年开展2-3 个行业课题研究。
通过企业建立相应的研究会、研究部等组织,配备一定的力量,开展
企业文化研究;完善分类与专题研究,搭建研究成果发布展示平台,推进
优秀研究成果的推广与转化;组织论坛、研讨等多种方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促进企业文化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3、实施“培训工程”,加快专业骨干和人才培养。
以培养骨干人才为主要对象,以提升素质能力为主要目的,加快研究
骨干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工程项目:文化建设骨干培训班 ;研究工作骨干培训班;员工素质提
升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培养企业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的方式方法及途径,
积极开展分类施教、学有所用的培训活动。有组织地开展学习考察和专题
调研活动,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奠定坚实
基础。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战略谋划, 精细对策措施。
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要在《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三五”发展
规划》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自身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注重战略
谋划和顶层设计。要注意将文化建设的规划目标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使命和愿景相一致,与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底蕴相衔接,突出科学性、
融合性和操作性。要注意着眼于长远发展,使近期、中期与长期的企业文
化建设规划和目标有机结合。要制定指向清晰、具体精细的对策措施,对
策措施要切合实际,可操作,求实效。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和检查,
及时对规划的内容和项目进行充实和完善,保证规划有效实施和企业文化
建设规范有序发展。
2.完善体制机制,注重专业队伍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要明确主管部门,形成有组织分工、各司其职、全员参
与的工作体系;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
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严格的绩效评价办法,保证企
业文化建设的顺畅运行;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设立企业文化
建设专项经费,纳入企业总体预算,有计划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
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要配备企业文化建设足够的人员力量,注重加强企
业文化专业人员队伍建设。要关心专业文化建设人员的成长,在工作上与
行政业务人员同考核、同待遇,使他们体面工作,劳有所获,体现价值。
3.创新方法途径,促进企业文化落地。
要积极推进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落地,努力做到文化落地达到“内化
于心、外化于行、行化于品、品化于形的成效。各级领导要发挥企业价值
观落地的表率作用,提升管理者领导力文化力等内容建设推进文化落地,
以文化支撑战略的实施和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精准设计能够为广大员工接
受的各种文化落地的方式和载体,形成企业与员工对企业文化共同的认知、
认同和践行,以约束和激励引导行为体验、行为养成,推进员工对文化的
内心认同到行变的完成。要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培训骨
干,扩大队伍,搭建平台,上下衔接,多方联动,以多种途径促进企业文
化落地。
4.发挥新传媒作用,增强文化建设效果。
要进一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加强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创新
手段,丰富载体形式。要积极拓宽企业微文化建设的渠道,加强微博、微
信、微电影、微视频、微形象、微公益、微课堂、微平台等企业微文化阵
地建设,发挥其大众体验参与和员工喜闻乐见等特点,为以人为本的企业
文化建设提供新助力,注入新活力,使企业文化的正能量积微成著,深入
人心;要更加注重利用互联网络、数字传媒、电脑桌面、智能手机等现代
化传播手段,渗透到企业员工手上的终端,促进媒体覆盖面更广泛、传导
更迅速、参与更便捷、渗透更深入。
5. 积极搭建平台,形成协同共进的工作格局。
行业各有关事业单位、专业协会和科研、教育等分领域的政研会组织,
要高度重视并自觉加强本单位、本行业、本领域的文化建设,并积极发挥
自身优势,担当起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任务,共同搭建服务平台,提
高服务能力。努力在开展调研、提供咨询、组织培训等方面,为企业创造
条件;在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等方面做好服务;在开展研究、
推动校企合作以及文化互动与融合等方面,搭建渠道,提供咨询。
机械政研会要发挥组织和研究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对企业文化
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开展理论学术研讨和专题调研,提高
理论素养,把握客观规律,总结经验不足,创新方式方法。认真学习借鉴
国内外、业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组织企业文化学习
考察、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注意加强分类指导和信息沟通,采取举办经
验交流会、工作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
培训、开展个性化的工作指导,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非公所有制企业的
文化建设提供帮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准性,扩大机械工业企业文化
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面,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水平提高。
中机联要发挥联合综合优势,整合各种资源,牵头组建机械工业企业
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引导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主动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
组织的沟通联系,通过持续组织开展行业文明单位的评选表彰,联合开展
行业劳模评选等工作,构建协调顺畅的工作体系,形成上下合力推进的工
作格局,共同为开创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做出努力。
首 页 | 联合会工作 | 行业资讯 | 科技创新 | 政策法规 | 企业动态 | 教育培训 | 产品信息 | 行业统计 | 咨询服务 | 展会信息 | 机械通讯 | 通知公告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安徽省机械行业联合会 邮箱:18505650936@163.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皖ICP备19020370号-1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636号(东陈岗建行3楼); 邮编:230041

联系电话:0551-62679142  62673353  技术支持:一浪网络